平民们建功立业的念头被压抑太久,因为这一纸示谕疯狂反扑。
无数学子在看到示谕的瞬间便涌到官府门前,要求官府按照示谕的要求开办府学、郡学、县学。
家中薄有积蓄的家庭已经着手将家中孩子送入私塾。
地主商贾之家更是四处抢聘当地大儒。
林太傅等人辛苦筹谋的舆论战在肉眼可见的光明前途面前一文不值。
去你的天生贵贱、去你的只重名利。
你们不重名利怎么不来村里种地呢?
我们现在有皇帝做靠山,秋闱之后,就会让你们知道何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京城之内更是热闹非凡。
原本世家大族们还安排了自家远房子弟混入那些普通文人常常聚集的地方,意图鼓动他们跟着世家一起反抗皇权。
可没想到他们赶到地方后,才发现原本人满为患的河上画舫、花满楼夜场甚至青楼艳妓那里都看不到人了。
杨玉山是沈家的一个远房表亲,家中父母早亡,将最后的钱留给他,让他来京中投奔沈家。
好在沈家收留了他,还供他读书,日子嘛,过得也就比府中奴才好一些。
平常还要帮沈家做一些不太登台面的事,比如这次出来鼓动学子反抗科举制便有他的份,不过他比别人聪明的地方便是提前约了京城富商家的幼子梁五郎。
在花满楼刚坐了没一会,便看到穿着粗布衣裳,带着帷帽的梁五郎鬼鬼祟祟的走进来,在他面前坐下。
“杨兄,话不多说,咱们先进包厢。”
杨玉山吓了一跳,进包厢最少要二十两银子,他可没有。
梁五郎拉着他道:“杨兄,今天我请,你只管跟我走,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杨玉山一脸困惑,这是被狗追了,还是犯事了。
结果还没等他想明白,花满楼的门口就涌进来一群膀大腰圆的大汉。
梁五郎吓得尖叫一声,立马钻进了桌底,还把杨玉山拉到自己面前遮挡缝隙。
两排大汉在门口站定,正中间走出一个让杨玉山眼熟的人影。
那身形,那模样,不正是梁五郎的亲娘,富商的第十八房小妾吗?
只是这小妾今天一扫往日娇柔的模样,眼神如电般扫过来,看到杨玉山后便挥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