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万历朝主要事件

- 过程: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朝任命杨镐为统帅,调集大军分四路进攻后金。努尔哈赤采取“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 结果:明军在萨尔浒之战中惨败,后金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此役改变了明朝与后金的力量对比,明朝在辽东的统治陷入被动,后金则开始掌握战略主动权。

——————

万历朝地方官府典型事件:

江南地区商业繁荣与手工业发展

- 江南地区商业活动十分活跃,苏州、杭州等地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如苏州的丝织业,有许多机户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形成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这是当时新型生产关系的体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方水利工程建设

- 潘季驯在万历年间多次主持治理黄河、淮河等水利工程。他提出“束水攻沙”的理论,通过修筑堤坝等方式,使黄河河道相对稳定,减少了水患,保障了沿岸地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稳定,对黄淮流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张居正改革在地方的推行

- 一条鞭法在地方得到广泛推行,将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合并为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一举措简化了税收手续,减轻了农民的一些负担,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考成法在地方也促使各级官员更加注重政务执行,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

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

- 明朝在西南部分地区逐步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将世袭的土司改为由朝廷任免的流官进行管理。如在贵州等地,这一举措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促进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当地的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

各地民变与起义

- 矿税使在各地的横征暴敛引发了许多民变。如万历二十九年,苏州爆发了以葛成为首的织工反税监斗争,上万名织工和市民包围了税监衙门,打死税官,显示出民众对苛政的强烈不满,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矛盾的尖锐。

——————

万历朝后宫发重要事件:

万历皇帝与郑贵妃的感情纠葛

- 万历皇帝对郑贵妃极为宠爱,郑贵妃不仅美貌聪慧,还能与万历皇帝谈诗论文,在精神上与皇帝有很多共鸣。她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皇后,这种特殊的宠爱引起了后宫其他妃嫔的嫉妒和不满,也为后来的一些宫廷纷争埋下了伏笔。

王恭妃与朱常洛的坎坷命运

- 王恭妃原本是慈宁宫的宫女,偶然被万历皇帝临幸后怀孕,生下了朱常洛。但万历皇帝并不喜欢王恭妃,对朱常洛也很冷淡。王恭妃长期受到冷落,在后宫中生活艰难。朱常洛的太子之位也历经波折,王恭妃直到临死前才被封为贵妃,但不久便去世。

李太后对万历皇帝的影响

- 李太后出身低微,但为人严谨,对万历皇帝的教育非常重视。她在万历皇帝年幼时,与内阁首辅张居正密切合作,支持张居正的改革,对稳定万历初期的朝政起到了重要作用。她还经常督促万历皇帝处理政务,对万历皇帝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

郑贵妃争立太子事件

- 郑贵妃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朱常洵成为太子,不惜花费大量精力在后宫和朝堂上活动。她与万历皇帝约定立朱常洵为太子,还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打压朱常洛和支持朱常洛的势力,引发了长达15年的“国本之争”,这一事件不仅在后宫引起轩然大波,也使得朝堂上的政治斗争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