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神只隐秘伯言恨亡(2)

乾心论道 客笑而还 1144 字 5天前

比如调顺晴雨,耗费极大,效果却往往不佳,迦楼捺并没有什么调节四时的法术、能为,全凭一点朦朦胧胧的神力去做,结果自然是难以满足信众求请的全部,劳心劳力还出现了一些信众放弃对“救主”的信奉。

两汉朝廷敕封的各地敕神,可没有这么多、这么自由的能力,什么调顺晴雨、扶保庄稼,根本没有任何敕神可以做到。

至于驱赶猛兽、小妖,社神级别的敕神或许常做,郡城朝庙一级的敕神,若要出手最少也是接近感应的,或者真真正正突破了感应的大妖。

至于救治伤病,那些敕神应该也不行,否则早年间陈家在仙门郡的医馆,就没必要专门用门前的大葫芦施舍药丸了。

陈仲收回越发扩散开去的思绪。

随着迦楼捺做为“救主”收获的信众越来越多,祂“听”到的求请也越来越丰富,什么送子保胎、修房安厕、生火寻水……

每种求请都意味着权柄,只是这些权柄大多是残缺的,而且相当弱小,神只需要设法获取、补全、扩展。

一些神只自身不擅长补全的权柄,还会变成拖累,比如导致信徒流散。

在这一阶段,迦楼捺最初对信众的“有求必应”,逐渐改为了“选择回应”,同时在“有求必应”阶段收集上身的残缺权柄实在太多,祂开始寻求解决办法。

从记述上看,此时的迦楼捺已经开始出现条理不清,时常重复,前后偶有矛盾的情况,但并不算严重。

而且,陈仲还注意到了一处之前被他忽略了的言语。

一名横山中的信众,发现了奇特的怪石,被当作祭礼献给了迦楼捺。

那奇特怪石的特征,与陈仲在洞府中找到的,那块准备拿来炼入钧平的奇石,很是相近!

那名信众将之称为“山神石”,献给迦楼捺。

迦楼捺却对“山神”权柄非常厌恶,祂在行文中,早已经自认了“救主”身份,宋氏父子三代给祂安排的拯救世人的位格,远不是一个小小“山神”能够比拟。

故而迦楼捺得到那奇特怪石后,因察觉其不凡收纳下来,却是给它改了名字,叫做“天髓石”,意为天的骨髓。

这来历,明显是随口编造的。

陈仲却也不介意给那奇石一个称呼,天髓石也好,地髓石也罢,左右就是个名字。

陈仲主要还是记了一下当初献上天髓石的那名山民,若是有闲暇了,可以尝试到发现此石的地方,细细查证一翻,或许能够知道它真正的来历。

按下此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