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你们既然好奇猜猜看,我或许就会告诉你们。”

当然,这只是揣测而已,因为王翦始终不曾卷入任何朝堂争斗之中,一贯保持中立。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敏感度和洞察力几乎超越常人。

这些老将们跟随王翦多年,亲眼见证了他与长公子之间的关系逐渐加深。如果换做是其他人,或许会觉得王翦很早就与公子有某种特殊关系了。

然而,不论如何,这对他们而言是极为有利的局面,因为他们可是支持长公子夺取天下的忠臣。

从前的事情是这样,老将军王翦一直以来跟随陛下征伐四方,立下了不少功勋。慢慢地,他们之间建立起了某种约定俗成的关系。这种关系甚至还延伸到了他的孙辈——小将军王离,只要小将军王离听到有人说长公子嬴长夜的半点不好,哪怕只是稍有不满,也会让那个说三道四的人吃些苦头。

想来从那时起,长公子就已经有了最稳固的后台:当今陛下亲自认可的支持者。倘若不是今日蒙田带来的消息和王翦老将军那掩不住的笑意,可能大家到现在还不知道这个内情。

不过无论如何,这一切对大秦帝国是有利无害的。早先的时候,人们确实听闻过长公子与夷陵的老祖宗及其他顶尖高手有些关联,但现在想来,并不难理解为什么长公子从没打算隐藏这些关系。细细想来,在匈奴军队被夷陵军击败之后,应该早就预示了夷陵军自始至终对大秦帝国都怀抱着真诚的态度。

即使是东皇太一所做的预测,在一开始可能也是有偏颇之处。事实上,这件事一开始就可能是被东皇太一和一些阴阳家误导的结果。其中当然也有些部分是对的,但我们不应过度放大那些无端猜测。大秦国嗣的问题岂能容这些人胡说八道?

因此,当初决定把长公子送出,现在看来似乎是一个明智之举。但无论怎么说,这些问题还是属于 ** 世家内部的事情,我们不应妄加评论。看到长公子终于归来,不禁让人感到心生怜惜。尽管他曾面对种种不满,尤其是在边境服役的将领对这位年轻领袖并不完全服气,毕竟他既未精通兵法又体弱多病。可是除了王翦以外,似乎没有人会真正信服长公子。

这时有人禁不住发问:“老将军,是不是从最初您就看出长公子与众不同?并将长公子视为王家的依靠?”

一语道破,现场安静异常,几乎能听见针落地的声音。然而这一句话并未引起王翦老将军的不悦,反而使他哈哈一笑,表现出一副深不可测的模样。

“你们既然好奇猜猜看,我或许就会告诉你们。”

说到这里,王翦故意停顿了一下,继续道,“今天在这里的人都曾以各自方式支持过我。”

多年驻守大秦边关的人,当然明白长公子对我们来说的重要性,不管朝中那些文官如何评价他。所以,难道我们不应该做些什么来表达对他的支持吗?

换句话说,将来不管长公子遇到什么困难,我们这些人一定会挺身而出保护他。毕竟经过了多次生死考验,都是因为长公子的存在,我们才得以幸存下来。言外之意就是,大家必须对他表示忠心和维护。

在他们看来,这种态度是对的,因为在咸阳城中,大多数人都对长公子有着极高的评价。但是那些文官总是用他们的笔墨来诋毁……王翦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在咸阳的大殿里那些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文官,言语间无不流露出对长公子的不屑和嫌弃。

可即使这样,文官们觉得长公子不怎么样,武将们却坚信他是最好的。他们也绝对不只是摆设而已。

既然这样,又何必放过这些贬低我们公子的文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