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再破阴谋,稳固新制

"不可能!"王常侍踉跄着去抢帛书,镶玉腰带撞在青铜香炉上碎成两截。

当他看到叶阳手中把玩的鎏金虎符——正是昨夜他藏在祠堂暗阁的那枚——终于瘫软在地。

退朝时,林婉为叶阳系上狐裘时轻声道:"方才孙谋士在殿外,盯着赵贵族和李公子的眼神像淬了毒的针。"话音未落,宫门外突然传来喧哗。

二十余名旧贵族捧着联名血书跪在雪地里,额头将青砖磕得砰砰作响。

"他们要的不是翻案。"王安石掀开车帘,望着雪地上蜿蜒的血迹冷笑,"这些人在等公子自乱阵脚,等新贵们离心离德。"他忽然转头凝视叶阳,"该让那些人看看,什么是真正的人心所向。"

叶阳摩挲着袖中那份名单,上面密密麻麻写着三百多个名字——有在改革中重获田产的农户,有因军功擢升的士卒,还有破除世袭制后崭露头角的寒门士子。

马车转过长街时,他望见市集上新挂起的"均平市"匾额在雪光中熠熠生辉。

"明日卯时三刻。"他突然敲了敲车壁,"请王大人随我去趟城西马场。"车轮碾过积雪的咯吱声中,他唇角勾起一抹锐利的弧度,"也该让那些聒噪的乌鸦看看,什么才是翱翔九天的凤凰。"寅时的更漏声还在宫墙外回荡,叶阳已经带着三百多卷竹简候在明光殿外。

王安石将最后三卷名册塞进漆盒时,朝阳恰好刺破云层,金线般的阳光顺着青铜鹤嘴香炉的纹路蜿蜒而下,照亮了殿前石阶上跪着的三十九名庶民代表。

"这些就是你说的'凤凰'?"燕王扶着蟠龙杖的手指微微发颤,目光掠过最前排那个跛脚老农膝盖上沾的麦穗,"寡人记得你,去年秋祭时献过粟米。"

"陛下圣明。"叶阳解下腰间虎符放在案上,"这三百七十六人,有改良曲辕犁的工匠,有在易水畔开垦荒田的流民,还有..."他忽然转身掀起最后排少年郎的衣袖,露出臂膀上狰狞的刀疤,"这位是蓟城戍卒赵二郎,上月孤身斩杀三名匈奴探马。"

王安石适时展开舆图,丝绸般的绢帛上密密麻麻缀满红点:"新政推行三月,燕国新增垦田四万顷,铸铁产量翻倍,边关游骑袭扰次数减少六成。"他指尖点在辽东郡的位置,"就连高句丽使团上月朝贡时,都特意询问我们的新式马镫。"

殿外忽然传来杂沓脚步声,二十余名旧贵族捧着染血的白绫冲进来。

赵贵族额头的结痂崩裂,血珠溅在鎏金地砖上:"陛下!

太子这是要绝我等活路啊!"他抖开足有三丈长的联名血书,"祖宗之法..."

"祖宗之法可曾让燕国战马多过赵国?"叶阳突然抓起案上虎符砸向青铜编钟,清越钟鸣震得梁柱簌簌落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