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里,齐年北有些疑惑,从旁边的桌子上找来一支笔,然后记下来这些话,他总觉得这些话有问题。许然是这样解释这件事情的,他被带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这个地方是那些山匪的山寨,但是山寨并不是人们常说的山寨。
许然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掳我至山寨,此山寨非山寨也,实乃无以言之,曰为山寨者,其实非山中、非寨中。”
齐年北觉得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虽然对方说是掳到山寨中,但是齐年北觉得这可能代指的是那些山寨中的山匪并没有在山中生活。
然后齐年北就直接翻到了最后面的那些内容上,这上面记述着许然写的这样一句话,“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区区剪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数日来谅已得必胜之策,捷奏有期矣。何喜如之!”
齐年北看到这句话的第一瞬间,就有一种别样的心绪,这种心绪对于齐年北来说,是少见的,他喃喃自语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苏清听到他的喃喃自语,问道:“你在读书上的内容吗?”
齐年北点点头,说道:“觉得这句话很是不错。”
“哪里不错啊,我都没太懂这句话的具体含义。”
齐年北解释道:“躲在山里面的贼寇容易打败,但是自己心中的黑暗面是很难战胜的。
有一句古话说得很好,人心不足蛇吞象。有木,其状如牛,引之有皮,若缨、黄蛇。其叶如罗,其实如栾,其木若蓲,其名曰建木。在窳西弱水上。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旄马,其状如马,四节有毛。在巴蛇西北,高山南。匈奴、开题之国。列人之国并在西北。
这句话出自于山海经,一般指的意思是人的欲望无法满足,就像是一条蛇想要吞下去一头象一样。
而许然大人留下的这句,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这句话放在其他地方是可以的,但是放在这里,我觉得是有不对的。
不管怎么说,这句话都是那种对于某些事情的总结,但是这里不一样,这里是卷宗的总结,不管是案件有没有结果,这种话都是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
你要是在卷宗里面写这种话,除非你觉得自己问心无愧,不然会有上官觉得你是在这里讽刺的。
讽刺上官还算是小事,但是要是讽刺皇帝,可就是大事了。
历代帝王对于这种话都是比较厌恶的,尤其是有关于这种山贼和反贼的卷宗当中,更是不应该出现这种内容的,这种内容给人一种他好像是故意讽刺朝政的原因。
而且尤其是在太上皇那时候,太上皇他老人家对于这些事情可是相当反感的,反倒是陛下在面对到这些内容的时候,才没有那么反感的想法。
陛下不是那些大臣口中应出现的仁德之君,但是对于我这种深受法家熏陶的人来说,陛下才是最适合我的君主。
所以像是许然这样的卷宗,或许能够出现在本朝,但是不能够出现在几十年前。
而这份卷宗之所以没有被人上报,可能是因为许然当时被紧急升任涿州刺史的缘故,在余杭县的一些东西并没有被及时上报。”
“可是后来为什么没有继续上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