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齐年北并不是单纯地想要了解许然,许然这个人的事情,只要是齐年北想要可以慢慢去了解,他就可以有的时间和人脉去做这件事情。
别人他不知道,至少他知道宋衡家里就有着许然毕生的所有着作,多到可以装满一辆马车,这还只是他自己写的内容,并不包括许然办过的案和处理过的政务。
要是把这些东西都记载下来,恐怕是一辆马车都不够了。
齐年北开始翻看许然留下来的那些卷宗,他本来以为许然在这里只做了一任官员,最多能够省下来十几卷卷宗,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许然竟然留下来了大概八十卷卷宗,看着这八十卷卷宗,齐年北有些无奈地说道:“看来这位文成公居然还留下来这么多卷宗,这些卷宗里面不知道会留下来多少内容。
但是这么多卷宗到底会留下来什么内容呢?我觉得还是没有这种可能吧,要是这些卷宗当中有一半有问题的,我都已经足够难受了。
但愿这些三十年前的卷宗,应该是不会有太多的问题的。”
其实就算是这些卷宗当中的很多案件都是有问题的,有很多齐年北估计也是查不到的,这些案件年代久远,就算是流传下来的不多,都很难查清楚,就更不要说是很多的案件,齐年北之所以说出来这些话,是他觉得依照许然的能力和胆识,是不应该留下来这么多案件的,但是许然还是留下来这么多的案件,那么就只能够说明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许然并没有好好处理这些案子,第二种可能就是三十年之前,余杭县就已经陷入到了某种困局之中,而那种困局是许然想要改变却没有改变的。
其实也怪不得许然,虽然大吴的官员大多数都是五年任职的,但是科举是三年一届,这样就会导致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些没有官做的新人,并不是所有人都应该去翰林院的,于是就会有很多人应该去当普通的官员。
有些官员病死,有些官员因为罪责被杀,而有些官员就会因此产生调动,所以大部分的官员都是三年一调动的,原本的许然是能够待满任期的,毕竟因为李剑池的事情,皇帝对于他其实并不是很信任,但是不凑巧的是,在许然到余杭县的第三年秋天,他就被调走了,是迁升,只能够怪当时的幽州刺史倒霉,在城外转运粮草的时候,被发疯的马踩踏而死,这个空缺随后就落到了许然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