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猜疑

天子坐明堂,然大部分天子都是不能够知道下面的事情的,有一句民间谚语说得好,太阳照射不到树底下。

这句话听起来没有什么,但是实际上却是一句相当危险的话,因为这代表这皇帝对什么事情都并不是很清楚,若皇帝真是能够洞彻很多事情,那么就不会有内卫的出现了,而内卫的出现是能够证明一个道理的,也就是皇帝很担心那些事情。

但是内卫的出现并不能够让皇帝知道所有的事情,要是皇帝能够知道所有的事情和答案,那么皇帝现在也就不会让齐年北来这里,皇帝既然让齐年北来这里,就是他希望齐年北能够办好这些事情。

看完许然处理的这件案子,齐年北发现这位文成公在余杭县的这些年经历很多事情,甚至于见识到了那么多的罪恶,要不是因为这些罪恶都写在卷宗上,恐怕就算是齐年北自己,也是没有办法能够相信这些事情的。

其实齐年北要是仔细地去想,就可以发现他在长安经历到那些事情的,其实也是一些特别多灾多难的事情,要是让宋衡自己去遇到这些事情的话,恐怕会经过不知道多少年才会遇到这么多奇案聚在一起,但是齐年北却是在几日之内就把这些案子全部聚到一起了,这听起来有些不太可能,但是齐年北和宋衡已经经历过这些事情了,这些事情并不是假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齐年北将这本卷宗收起来,本来是打算继续看这些类型的卷宗,但是想了想,觉得还是应该去看许然的卷宗,于是决定开始从头看许然那些年在余杭县办的案子。

对于许然办的案子,齐年北是知道一些的,但是许然在余杭县发生的事情,哪怕是朝廷当中都没有太多的记载,就算是有一些记载,可是那些记载对于齐年北来说,其实更应该像是那种在不足当中找出来的凑数用的东西。

除了是对许然的了解,更是齐年北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说起来其实也简单,谓之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