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肉盾

古影 林文政 902 字 6天前

因有长公主闯宫之事,赵构害怕消息走露,决定提早动手。在岳飞父子下狱以后,就得到了金国不再与明教来往的承诺,并会视岳飞之死送太后归国。加上潜伏于军中的明教细作因刘正彦的协助,基本被连根拨除。于是赵构放心派出三路大军围剿明教。以韩世忠为中路军主力,担任主攻任务。以刘光世、张俊为左路军,以张伯奋协助刘正彦率领禁军为右路军,负责就地“清剿”,并策应中路军行动。

赵构在宋金边境依然还得留下近半数兵力以作防备,这次可以调动的剿匪总兵力还是达到了三十多万,对于预计只有十多万乌合之众的明教而言,无疑是泰山压顶,志在一举荡平魔教。

李恕急于看到方腊灭亡,好替惨死的蓉妹报仇,自告奋勇要求跟随主力,以便有机会看到明教被灭。而韩世忠更想带上他的新婚妻子,因知道小莲是明教出来的,必对当地情况了如指掌,适合做向导。但小莲似乎不愿对剿灭明教出一份力。李恕知她从小在教里长大,说什么也有点感情。虽然早已脱教,但要举刀相向一时也难以接受。不似她爹多数潜伏在宋军,对明教其实远没有女儿来得感情深厚。再说还要顾及真真的感受,想必也不希望看到她加入灭教行动。李恕体谅地让她留下,自己随大军出征。

时已初春,韩家军进入了明教地界,吃惊发现到处都是荒凉一片,没有一颗粮食。既无百姓,也无鸡犬,甚至连完好的房屋都找不到一间。这是方腊实行的焦土清野之策,要把原有一切都拿走或销毁,绝不留一丝一毫给官军。幸好这次赵构早有准备,保证了大军后方粮草充足,且运送及时,倒无需担心补给。韩世忠在看到此情形后更加派了兵力保护粮道,以防偷袭。亲率十多万大军长驱直入,直扑方腊老巢,以期寻其主力就地歼灭。

这日探马来报,说左路军遇敌陷入包围,形势危急。原来在行军路上遇到明教小股部队和散兵游勇,根本不堪一击,一触即溃。还丢弃了很多牲畜财物,让左路军大获丰收。人人喜出望外,便向敌追奔而去,唯恐落后。刘光世约束不了,但听到斥侯回报,说前方无大敌,于是也就轻敌大意孤军深入了。这天在路边发现几个奇怪的大铁箱,里面还有动静,张俊认为不如莫去管它,万一是方腊的诡计。但刘光世认为我军到此剿匪,若连几只箱子都不敢开看,传出去岂不成了笑话?必会助长魔教志气,有损我军士气。况且方腊灭亡在即,就算有诈,又能奈我大军何?于是铁箱打开,只见数十只白鸽飞出,直冲上天,在宋军头上盘旋。众人正奇怪,明教已从四面八方汇集了过来。原来鸽子是信号,方腊早在附近布置好了重兵埋伏,看到鸽子便如猛虎下山直扑官军而来。

韩世忠闻讯眉头紧锁,远远眺望,发现远方果有求救信号,只得命急行军向左路军靠拢。行到半途,附近山顶树起了一面明教日月大旗,但见它往左一挥,左边伏兵大起,往右一挥,右边伏兵又起。在一片呐喊声中,明教红巾兵漫山遍野而来。

韩世忠临敌不乱,大军弓弩上弦,刀剑出鞘,严阵以待。不一会箭矢齐发,将冲最前面的敌军射死无数,后面的便不敢再往前,而在射程外扎住了阵脚。不久看见明教军队从中分开,押出来了一批衣衫褴褛的百姓,黑压压排成了长蛇阵。而后面混杂着红巾人,个个执刀在手。 都市强龙

然后听到明教阵中吹起号角。百姓在逼迫下开始扶老携幼向官军严密的军阵行来。冬寒未尽,冷风萧瑟,那些人衣衫单薄,边走边哭声一片。许多人在叫嚷:“莫要放箭,我等皆是大宋子民。”

宋军这边早已蓄势待发,看到迎面而来的都是老弱妇孺的平头百姓,皆面面相觑,不知该不该放箭。韩世忠看到方腊拿百姓当肉盾的无耻毒辣,气得手直抖。

李恕道:“他们快进入射程,不放箭的话让敌军冲上来放箭,我军就危险了。”

看到无数红巾人躲在百姓后面如潮水般接近,他们个个都腰悬弓箭,手提长刀,如放近后果当真不堪设想。韩世忠知道不能再犹豫了,战场上没有百姓,只有敌人,当即咬牙下令,瞬时箭矢如雨点般朝着敌军和百姓射去。

百姓被押在最前方以挡箭雨,纷纷中箭倒地,红巾人被射中的却了了无几。一些幸存百姓不敢再往前,欲四散奔逃,被紧跟在后的红巾人挥刀乱杀。剩下的不敢再逃,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往前冲。一阵箭雨过后又一批百姓中箭倒地,眼看前线百姓已死得差不多了,只听号角再响,明教军阵次第分开,后方又押送上一批百姓来补充。

目睹这一幕,李恕悲愤道:“韩帅,不能再放箭了,怕等百姓都死光了,我们的箭也射光了,到时只能任由魔教宰割了!”

韩世忠双目充血,几粒豆大的汗水顺着额头流下。

哈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