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上前问道:“好好的店面,怎么把他拆了。”
房主苦笑着说道:“干不下去了。”
傅钟不解,“整条街道只有你们两家店面,居住人口这么多,怎么就经营不下去。”
房主:“干不过人家呀,他家开得早,钱已攒到了手。我家进什么货,他家相同的货就降价。就算有些人为了方便,在我家卖,攒的钱不够交税的,每天都陪着本,一家人眼看就要喝西北风了。关掉店面就是攒钱,不关留着亏损吗?”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傅钟若有所思。
回去的路上,小杨子气愤说道:“无商不奸,这要是在榆林,有前一家店主好看的。”
傅钟笑道:“他是商人,货物没作假,价格也能接受,你能把他怎么的。无商不奸这句话不对,商人最重要的品性就是诚实经营,没有哪个奸商能成气候的。朝廷要插手的地方,不是管他们怎么经营,而是督导、维护市场的公道。”
见傅钟似乎不管,小杨子是见过世面的,榆林眼花缭乱的店面,想卖谁家的就卖谁家的。他担心地跟傅钟说道:“大公子,只有一家店面,吃亏的是我们卖东西的人,没有选择,还不得由着老板喊价。”
傅钟笑了,“你倒是说出了卖家的心得。”
隔了几天,吕昶上门时,就有了傅钟‘一免两减半的’的建议。
他的建议施行后,整个京城,近千家店面同时退税,每家钱也不少。老店面营收下降,而新开的店面又收不上税。
首先吃紧的就是户部,连官员的薪资都发不下去了,吕昶压都压不住。
先是财税司的官员私下议论,接着,整个户部赘言阵阵。慢慢的,讥讽的言论充斥了朝堂。
朱元璋坐不住了,这个捞钱手,怎么到了京城就不行了。见惯了傅钟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段,他按下怒火,下朝后,召集徐达与李善长,问道:“户部这样做,到底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