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那天,傅钟留意了街道商铺,就像初春的幼芽,零星的打着朵儿,羞涩地面对渴求的人们。比起榆林林立的商铺,它们还是没经世面的雏。
按说京城的居民,怎么也比榆林原来的百姓富裕,朝廷已经不把从商当成贱役,有了这么好的春风,小草应该是蓬勃发展的,原因在哪里?
过了卸任后的陛见,傅钟带着小杨子,扮成客商,实地调查了一番。
小杨子亦步亦趋、边走便问:“大公子,我们要在京城长住下去吗?”
傅钟:“为什么这么想。”
小杨子:“京城又不归你管,生意兴不兴隆,我们管得着吗?”
这话就不好回答了,傅钟惆怅地看看天空,上天让我穿越过来,总不是让我来当个富家翁的吧。凭着多了几百年的见识,要累计一家一姓的财富,那是分分钟的事。这样做,对此世的同行公道吗?朱明得国之正,又没大开杀戮功臣的行为,就算有野心,不说有没有这个本事,也不合时宜。
他反问道:“小杨子,你有什么心愿。?”
护卫们跟傅钟朝夕相处了四年,知道傅钟不愿听假话、空话、大话。他诚实回道:“惟愿明年朝廷北征,一帆风顺,灭了残元,就不用再担心战争的杀戮。天下太平后,我们家除了种好自己的田,也开个店子,按照大公子的要求,自食其力。”
这是正常人的基本要求,一点都不过分。可自己不是个正常人,怎么能这么做呢!傅钟笑着说道:“你说的是实话,可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除了和平,还得有一个稳定市场,这样,你的心愿才能达成。我现在做的就是这个事。”
小杨子摸摸脑袋,“这些我不懂,反正大公子说的不错。“
他俩走到一家百货店,傅钟左挑右选,卖了几样东西,付账的时候,他闲闲问道:”老板,这条街道怎么就你一家店面。“
老板自豪地说道:”开店面要有经商能力与本钱的,他们......“老板哼了一声,没有再说什么。
傅钟心里一晒,要本钱是不错,进点货再销出去,难道是造芯片。
离开店面,傅钟继续闲逛,终于在街道的转弯之处,看见了一家正在拆掉店面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