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盛世如期而至(终章)

腊月二十二,北梁的使臣抵达了永安城。

他们入城的时候,因皇长子的百日宴而给百姓发钱的活动依然在继续。

永安城近百万人口,哪怕分了一百个网点给老百姓发钱,也不是三五天能完成的事。

北梁的使臣进城的时候,看到那么多的人在排队领钱,好奇之余去打探了一下。

知道是大熙的皇帝和太后为给皇长孙庆贺百日宴搞的活动。

“哼,一个皇子的百日宴就搞出这么大的阵势,就不怕承受不住这个福分而夭折么。”

使团中一个二十六七岁的青年听后颇为不屑地哼了一声。

他是北梁皇室成员,人称琊郡王,性情十分倨傲。

得知北梁要派使臣来大熙和谈,不知用了什么方法说动了北梁国君,让他加入了使团。

在他的眼里,大熙的整体国力要逊色北梁不少。

这一场仗,大熙之所以能胜,完全是因为北梁的信息出了问题,让大熙钻了空子,他心里对此非常不服。

“琊郡王,这里可不是咱们北梁的地盘,而是大熙的国都。

你若像在北梁一样口无遮拦,信口非议他们的皇子和国政,一旦被人听到只怕麻烦不小。”

使团的主使,也就是北梁的丞相易风华皱眉警告了一句。

“我说易相,咱们是来和谈,又不是来纳贡臣的,你用得着那么谨慎卑微吗?”琊郡王不以为然的瞟了他一眼。

“琊郡王,老臣已经告诫过你,你若听不进去,一味的任性妄为,届时被人给打出好歹,或者失了性命,老臣可没本事给你讨公道。”

易风华显然没有与他打嘴皮官司的意思,说完这句话转身就走。

他对于梁帝非要把这个高傲自大的纨绔子塞进使团心里是颇为不满的。

既然是战败了主动来和谈,那就得有个战败国的样子。

否则你一个战败国还搞得那么高傲,姿态做给谁看呢?

大熙能以摧枯拉朽之势击败北梁的三十万大军,哪怕占了信息的优势,也足以看出他们不是什么任人揉捏的软柿子。

在别人的地盘上嚣张跋扈,完全是吃撑了没事干,自己给不自己找不自在。

”呸,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大熙的臣子呢,屈膝奴颜,真不知皇伯父为什么要派他来做使臣。”琊郡王显然不理解他的苦心,对着他的背影狠狠呸了一声。

腊月二十四,皇帝召见北梁使臣,想听听他们关于议和的条件。

进入朝政殿,见完礼,最先开口的依然是琅郡王。

他抬目看向帝王座上的皇帝,带着几分倨傲地开口:

“禀大熙皇帝,我北梁心慈,不忍战火越烧越旺,导致天下生灵涂炭,特此派了我们前来和谈。

只要大熙将那两座占去的城池还给我们,北梁愿与大熙握手言手,从此不再发动战争,并允许两国互动贸易。”

“琊郡王的话简直荒唐又可笑,你们北梁无端集结三十万大军朝我大熙发起猛攻,还有好意思说不忍看天下生灵涂炭?

如今战败,竟然半点代价都不想付,还冠冕堂皇地要把那两座城池要回去,脸呢?”

新上任的兵部尚书张勋听得眉毛一掀,脚步一抬,站了出来朝琊郡王怒怼。

“大熙皇帝,我们是带着诚意过来的,可贵国的臣子似乎没有和谈的打算。

怎么,难不成你们还想战火重燃?”被怒怼的琊郡王怒火中烧。

“真是笑话,掀起战火的是你们,战败的是你们,主动求和的是你们。

结果人到了永安,不给半点诚意的还是你们。

怎么着,你们北梁人的脸比别人的大啊?

还拿开战威胁,怎么着,想开战那就战,我大熙还怕了你们不成?

陛下,依臣之见,这些人根本就没有和谈的诚意,把他们轰出就是。”

礼部侍郎萧浒站了出来,面无表情地盯琅琊郡王一通输出,随后将视线转到皇帝身上。

“易主使,这就是你们的条件吗?

如果是这个条件,这个和谈没法谈,你们走吧。”

皇帝没有理会一个劲蹦跶的琅琊郡王,而是将视线落在主使易风华身上,目带威严地开口道。

“回陛下,国与国之间的谈判本就是你来我往,各摆条件,怎能一言不合,就弃谈呢。

雅鲁西河东岸的两座城池对我北梁意义重大,若是贵国愿意归还,我们可以拿钱财弥补。

若不愿归还,我们也不会强求,毕竟那两座城池是贵军凭本事取得的。

我们确实是带着诚意过来和谈的。

出使之前,我北梁陛下除了让我们传递关于这两座城池的事外,还说愿与大熙结秦晋之好。

待新年过后,我们会遣派一位公主到大熙和亲, 让两国结为亲家,从此两国亲如一家,永熄战事。”主使易风华终于站了出来。

他此言一出,偌大的朝堂顿时一静,大熙众臣都一脸狐疑的盯着他。

主动割让两座城池在大家的预料之中。

小主,

打都打下来了,还想要回去?做梦呢。

只量送公主来和亲是玩的哪一出?

北梁虽然战败,整体国力却没有受到大的损伤,并未到要拿公主来和亲的地步。

难道是想往大熙塞个间谍?

正揣测间,从昭平口中听过一些消息的荣华大长公主站了出来:“敢问贵国准备派哪位公主来我大熙和亲?”

“我北梁陛下为了表诚意,愿将最受他宠爱的燕山公主嫁到大熙。”易风华答道。

果然是燕山,还真被昭平和太后猜对了,荣华眼睛微微一眯。

接见使臣结束后,皇帝立即将几个臣重招到御书房,荣华也在召见之列。

“诸位爱卿,你们说说,北梁皇帝此举何意?”皇帝也不绕弯子,开口直奔主题。

“我想我可能知道。”荣华道。

“姑母说来听听。”

“这个燕山公主就是北梁派到江南的细作首领,狡诈百出,堂堂公主为了刺探消息,竟然甘愿化身为花魁,在花楼蹲了一年多。

其目的就是为了挑唆整个江南的氏族与朝廷对抗,若不是太后恰好去了江南,及时戳破了他们的阴谋,咱们大熙危矣。”

她此言一落,除了早知内情的林浩明外,其他人都听得呆了一呆。

“他们派这么一个公主来和亲,只怕是来者不善。”吏部尚书拧起眉头。

“要不,咱们拒绝和亲?”有大臣建议。

“怎么能拒呢?人家把和亲人选都挑出来了,咱们却不敢要,岂不是无端露了怯意?”顾相眉头一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