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说民生(下)

这些人随着根基越来越深,想要的特权和利益也越来越多。

如今的青沙县,几乎已经成了他们的天下。

正常情况,一个县的民生,秩序,财政、狱讼等都应该由县令管理。

可这里都由士族豪强们共同把控,县令只是他们的代理人。

青沙的士族豪强在本地拥有的特权和京城的皇家子弟差不多。

不管是杀了人还是放了火,都不会有人过问。

历任县令,懂规矩的,就会心照不宣的与他们连成一气。

开开心心的干上三年,得一个上佳好评,再欢欢喜喜地离开。

一根筋,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的,要么以贪渎罪被打进了牢狱,要么死了。

近三十年,不算下官,青县一共换了十三任县令。

其中有三个罢官流放,两个死了,剩下的那些都是聪明人。

下官若不是上来就颁布了新律,拿了何家的纨绔子开刀,只怕连一条政令都发不出去。”马子良苦笑着往下道。

“青沙的士族豪强这么厉害,一县之长是否能在这里立足,完全要看他们的脸色?而朝廷却对此一无所知?

如果我没记错,青沙一直是朝廷关注的重要县,这里是南北码头的运输枢纽,又是人口大县,派到这里的县令多是干吏。”阮卿听得皱起了眉头。

“夫人,这种事单凭我的一面之词,确实很难让您信服。”马子良说着,转头看了眼屏风处摆的沙刻。

“现的时辰大约是申时一刻,夫人若不嫌辛苦,我带您去景平镇看看,届时您什么都知道了。”

“景平镇离县城多远?”阮卿问。

“大约三十多里地,骑马的话,三到四刻钟。”马子良答道。

“那走吧,姜元,你伤势未愈,就不要跟着跑了,留在这里陪小鱼。

梁凡和鹊起跟着即可,昭平,杨三和穆三,你们也别去了。”阮卿起身站了起来。

“好。”被点名的几人也没坚持。

从会客厅出来后,马子良将吴捕头招了过来:“吴捕头,江奔雷既然无罪, 一会你去把他给放了。

他闺女就在会客厅里,放了人后把他带到会客厅去。”

话毕,让人牵来马,又招了两名侍卫,与阮卿一行,风驰电掣般朝景平镇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