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说民生(下)

“好。”江小鱼的脑子依然是懵的,人却已经懂事地站了起来,往鹊起那边走去。

马子良见她忘记了椅子,非常狗腿地起身帮着把椅子送了过去。

心里则是暗自寻思,奇怪,江奔雷父女是如何与太后攀上关系的?

江奔雷以前是个江湖人,但他隐退已经十余年。

这十几年一直生活吴山镇,按理来说不该与远在京都的太后有什么交集才对。

“吴县令,你如此殷勤,可是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正走神间,阮卿的声音响了起来。

马子良顿时收敛心神,将注意力转到阮卿身上:

“回夫人,您也知道,下官的这个县令是捐来的,上面也没有什么师座给我撑腰做主,在得知您的身份之后,下官确有攀附的想法。”

来到古代大半年了,阮卿还从未见过如此直白的说话风格,一时不由兴味大起。

她笑眯眯地看着马子良:“你打算如何攀附?”

“夫人专程来县衙见我,应该是对下官颁布的那条律令好奇吧?”马子良不答反问。

以太后的身份,若仅仅是想救江奔雷,张、于两位捕头,随便遣一人前来足矣。

“不错。”阮卿点了点头。

“下官便想以这条律令为投名状,来获取您的支持。”马子良接着道。

“以你颁布的律令为投名状?

你当知道,按大熙律,你上任后颁布的那条律法是明显不合规的。

咱大熙虽有地方官执政可因地制宜的策略,却也不能太过偏离原则。

若有人拽着这点来参你,你很难自圆其说。”阮卿双眉微微一扬。

“下官知道,这条律令放到其它地方确实不合朝律纲纪,但用在青沙县却再合适不过。

若非这条律令,下官根本撕不开本县固若金汤利益防御体。”马子良道。

“嗯?”阮卿不解,意示他接着往下说。

“夫人也知道,青沙因独特的地理位置,一直比较富庶。

这里的人口最鼎盛时期都超过了五十万,哪怕是现在,也有四十万左右。

一个人口众多、又富庶的上等县,经过一百多年的积累,自然诞生了无数的士族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