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争吵

在明朝紧急关闭大同边贸后,鞑靼部落曾放出豪言,大明若不开放大同,他们将通过战争来攻下这座边城。

“皇上,鞑靼虽然可恶,不过我大同铜墙铁壁,当年北元尚且久攻不下,如今岂会被一个部落所困,他们也只是扬言,想要些财产罢了。”老臣张耽说出自己的判断。

“一群不开化的蛮荒之人罢了,我大明乃礼仪大国,何必与他们一般见识。依臣认为,当派出使节与其商讨,言明利害,给些好处,此战即可避免。”黄子澄道。

“黄大人此言差矣,想我大明自建国以来,何时向元人低过头,洪武皇帝在位时,数次派兵征剿,直至北元覆灭。如今一个小小的鞑靼,竟敢对大明露出獠牙,我朝当派兵征讨。”武将常茂说道。

“郑国公心之所向可以理解,不过考虑事情当眼光长远。打,我朝固然无惧,可是一场战争又将耗费多少物资,边关的百姓将再次陷入战火之中。打赢了又能怎样,北边蛮荒之地又不能耕种,最终还不是将征下的土地还给元人,与我朝无利可言。”黄子澄反驳道。

常茂语噎,一时无法反驳。这是大多数武人的短处,朝堂之上与文臣辩论,从来没有占过上风。

“那要是依黄大人意思,这次给些钱财打发了事,等鞑靼花完再次进犯,我们再给,如此往复就是眼光长远吗?”李景隆此时出言道。

这很难得,要知道李景隆私下里与朝臣关系都维持的不错,尤其是跟齐泰、黄子澄等一众原詹士府官员来往甚密,像这样在朝堂上直喷文官还是很少见的。

常茂感激的看着李景隆,一众武将闻言皆纷纷附和。终归到底是咱淮西武人,心里还是向着咱们的。

其实不是李景隆向着他们,也不是他心中有多少家国情怀,而是边贸发生摩擦,与他或多或少都有关系,谁让他是边贸总负责人呢。

虽然朱允炆并没有因为此事对他有什么责难,不过人家不骂你,你自己心里难道没点数。李景隆这些时日一直在观察着皇上,明显的发现皇上的意思是想要对外用兵。

而且皇上登基日久,却也只是象征性的将黄子澄、齐泰等官员进行了变动,并没有提拔重用,与他们相比,调回的方孝孺与新进的杨士奇虽未升官,但入了翰林。

所以,今日他才一反平日老好人的态度,对着以齐、黄为代表的文官进行驳斥。

“曹国公何出此言,不战并不是我大明畏惧任何人,而是不屑与之一战。况且现在皇上初登大位,内忧未除,再有外战,恐生变故啊。”齐泰此时出言道。

“齐大人有些危言耸听了,我大明皇上圣明、群臣有才,各地连年丰收,国库日渐充盈,百姓安居乐业,何来内忧一说。尔等五次三番言及皇室之事,是何居心?”徐增寿跳出来驳斥道,这些人越来越过分了,什么事儿都扯到他姐夫身上,他可不乐意。

“哼,皇家之事就是国事,国事上做臣子的当为君考虑,这是一个臣子的责任。徐大人也是大明臣子,难道还看不清内忧,还是说徐大人另有想法?”齐泰道,这可有些人身攻击了,就差指名道姓说你徐增寿与朱棣沆瀣一气。

“好一个臣子本分,大家都是大明之臣,怎么就尔等数次犬吠,要是依你的说法,太祖皇帝分封藩王是不对了?想我大明戍边藩王,守护大明疆土数年,无不尽心尽力,与北元作战多年,立下战功赫赫,岂容你在此污蔑。”徐增寿气极骂道。

一时间朝堂上人声嘈杂,两方人开始吵闹,有言及当年战功的,有叙说当下国情的,也有讨论藩王之患的,总之各有道理,互不相让。

“都给朕闭嘴!”朱允炆大声喊道,他再也压制不住火气,这些人每次上朝,只要谈论国事,非得扯上藩王。就如今日,本来说的是如何应对鞑靼,现在又扯到削藩,甚至大臣之间也如菜市场大妈般吵闹起来。这是朝堂吗?不,这更像一个自由市场。

群臣听到喊声,看到皇上发怒,俱都闭上嘴巴各自站好,等着这位年轻君主接下来的话。

他们怕吗?当然不怕。朝堂议事本就是自由言论,说错了也没关系,言者无罪。

当然了,朱元璋在位时他们还会惧怕,因为这位布衣皇帝不跟你讲道理,惹毛了可不讲武德,说干你就干你。

至于朱允炆嘛,到底是读书人,讲道理。再说年轻些,涉世未深,估计不会动粗。这不已经继位月余了,还不曾见惩罚过任何人。

这些臣子有此想法倒也没错,朱允炆确实没有对任何人动过粗,就连宫内的太监宫女,他也没有责骂过。

这不是像臣子们想的涉世未深,也不是脾气好,而是思想中仍然保留着后世的思想。在朱允炆看来,说话还是要让大臣们说的,忠言逆耳利于行。至于自己怎么做,当然有他的考虑。所以一般情况下朱允炆不会跟大臣们计较什么。

不过臣子也得遵守规则不是,不能张嘴就来,错了都是皇帝的,反正言论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