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做豆腐

翠花出嫁后,三娘就一直打不起精神。倒不是因为跟她关系多好,多舍不得她,只是看清了这封建制度下的婚嫁制度。

虽然宋家人知道她的想法后,一再保证不会随便把她嫁出去,会让她点头答应了,再把她嫁出去。她也还是高兴不起来。

就这样,她沮丧了好几天,调整好心态才终于好了一点。

她觉得,伤心就应该用美食来治愈啊。

于是,她想到了地窖里的大量大豆。除了榨油,应该还有别的用处吧。

三娘想起,在她那个世界里,豆制品很早就有人做了。

据当时的《清异录》记载,人们还称豆腐为小宰羊呢。因为他们认为豆腐的白嫩,还有营养价值可以跟羊肉相提并论。

想到这里,三娘馋得舔了舔嘴唇。

要知道,我国是最早种植大豆的国家,也是最早利用大豆制成豆腐制品的国家。

豆腐的起源,还要追溯到汉代。

两汉时,淮河流域的农民已使用石制水磨。农民把米、豆用水浸泡后放入装有漏斗的水磨内,磨出糊糊摊在锅里做煎饼吃。

煎饼加上自制的豆浆,这就是淮河两岸农家的日常食物。

他们种豆、煮豆、磨豆、吃豆,积累了各种经验。

后来,人们从豆浆久放变质凝结这一现象得到启发。终于,用原始的“自淀法”创制出最早的豆腐。

相传,汉代淮南王刘安就始创了豆腐术。

他曾召集大批方士,去改进了农民制豆腐的方法。

最终,采用了石膏或盐卤作凝结剂,制作出了洁白细嫩的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