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这时,诸葛云疏才得知她爹娘把家中除了三堂兄诸葛云礼外的其她堂姐堂兄们全给带去了府城,而村中包括镇上的生意,也都被她爹娘委以重任般地安排给了大伯、大伯娘、二伯、二伯娘和四叔、四婶们。
之所以说是‘委以重任’而不是‘压榨’,看看这些家中长辈对她热情的态度和对她爹娘的感激就能看出一二。
诸葛云疏虽说惊讶,但是仔细想想,这确实是她爹娘的风格。
她爹这是要把一大家子老小培养起来,好给她们一家当‘牛马’的节奏啊!
......
四月的清晨,冷意依旧。
诸葛云疏一群人裹紧身上的外袍,跟着王夫子依次上了前往竟陵府的马车。
因着路上需要三四日的工夫,出于安全考虑,她们这一群人,蹭的是张皓家的车队。
他们家的生意做得很大,每月都会有车队往返于竟陵府,这不刚好就被她们一群人赶上了。
这个时代,学生获取外界知识的途径很是局促,除了听家中长辈和夫子讲授,就是自己看书获得。
可是,阅读大量书籍对一个古人来说何其艰难。
诸葛云疏记得班固的《汉书》中有一句:“遗子千金,不如遗子一经。”不难看出书籍在古代的金贵程度。
所以,马车中的四人,对于王夫子说的这些故事,听得那是‘如痴如醉’。
王夫子,道:
“本朝一位官员,至于是谁,为师不便说......为了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发明了一种增强记忆法,每日读书,都把不熟悉的部分誊写下来贴在墙上,一日至少十段,从早到晚反复对着墙诵读,直到熟读熟记为止......每日不断,贴满墙壁后把熟背的撕下来,再贴新的,一年下来就背了上千条内容,数年之后,满腹经纶......”
“......”
“本朝有位姓柳的举子,会试时答卷欠佳,被‘点落’。但一位吴姓官员却把这位举子的答卷又提了出来,后经过一番运作,最后这位举子不仅答卷合格,还被录取为分场考试第一名。发榜后,熟悉此人的举子不满,一同去告发......最后这位吴姓官员与柳姓举子差点丢了小命。”
听到最后结果,四人很是气愤,王怡忍不住开口,道:
“夫子,弟子不解,根据本朝律法,像这样大型的科考舞弊案,主要涉案人员和当事人,一般不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吗?为何这个案子最后会这样雷声大雨点小的潦草结了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吴姓官员官职降了两级,柳姓举子五年不得参加会试。
相比于那些被杀了头的舞弊案同僚们,他们不心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