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司马朗

时光荏苒,转眼间便到了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 年)之后。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里,司马朗以其出类拔萃的才华以及令人称道的美名,成功吸引了曹操这位雄主的目光。于是乎,曹操果断地将司马朗征召至麾下,委以丞相主簿这一重任。

彼时的汉朝末年,天下大乱,硝烟弥漫,整个社会陷入一片混沌之中。面对着如此错综复杂且动荡不安的局势,司马朗并没有盲目跟从他人的观点,而是静下心来,深入思索其中的缘由。经过一番抽丝剥茧般的分析,他终于得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

司马朗敏锐地指出,造成当前这一混乱不堪的乱世局面,其根源之一便是秦朝时期所推行的废除公、侯、伯、子、男这五类等级爵位制度的举措。正是由于这一政策的实施,致使原本稳定有序的社会结构遭到严重破坏,社会秩序逐渐失去平衡。而与此同时,各地方郡国也普遍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缺乏练兵备战的意识和实际行动。正因如此,当国家面临外敌的大肆入侵或是内部叛乱势力的崛起时,往往显得束手无策,毫无还手之力。

虽然要想在现今这个时候全面恢复那已经消失已久的五等爵位制度并非易事,但司马朗坚信仍有可行之法来改善当下的困境。他提议,可以下达命令给各个地方郡国,要求他们都必须建立起一支常备的武装力量。如此一来,不但能够有力地抵御住来自外部蛮族频繁的骚扰与侵犯,而且对于那些心存不良企图之人亦能形成一种强大无比的震慑力。只要这些地方郡国拥有足够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便能更好地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与和平稳定,使百姓们得以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司马朗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提出了一个大胆且具有深远意义的想法——应当恢复古老的井田制度。他深知在此前漫长的岁月里,人民世世代代传承着自己手中的土地,要想将这些土地收归国有然后再重新进行分配,其难度可谓犹如登天一般。然而,如今正逢天下大乱之际,百姓们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大量的土地失去了主人,成为无人问津的荒芜之地。如此一来,这恰恰给了他们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顺势而为地恢复井田制。

尽管司马朗的这一建议最终未能得到实施和推行,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地方州郡能够领兵这一项重要政策,最初竟是源自于司马朗的构想与提议。不得不说,即使他关于井田制的主张未被采纳,但其智慧和远见依然在其他方面对当时的政治格局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后来,司马朗因其卓越的才能和功绩,再次得到升迁,出任兖州刺史一职。在此期间,他积极推行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这些政策涵盖了农业发展、税收改革以及社会治安维护等多个方面,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百姓的生活状况,因此赢得了广大百姓的交口称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仅如此,即便身处军旅之中,司马朗依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他身着简单质朴的衣物,饮食也以粗糙的食物为主,从不追求奢华与享受。这种以身作则的行为,成功地带动起整个军队形成了一股节俭之风。

司马朗对于人伦典籍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研究。然而,面对同乡李觌等人所享有的虚高名声,他却毫不留情地公开发表言论,对他们的德行予以贬低。起初,众人对此颇感不解甚至颇有微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李觌等人最终果然如司马朗所言走向败亡之路。至此,人们方才恍然大悟,对司马朗当初准确无误的判断深感钦佩和信服。

就在此时,钟繇、王粲等名人纷纷发表观点称:“唯有圣人方可实现天下太平、社会大治之理想局面。”但司马朗却持有不同看法,他说道:“虽说伊尹、颜回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圣人,但若其高尚的德行及深刻的言论能够在民间历经数代而广泛流传,并深深扎根于民众心中,那么同样可以达成太平盛世之目标。”这番独到见解一出,顿时引起轩然大波,众人皆对司马朗的睿智和远见卓识赞叹不已。

而曹丕更是对司马朗的言论文辞喜爱有加。待曹丕登基称帝之后,还特意下令让秘书监亲自将司马朗的文章逐一抄录下来,以便珍藏和传阅。由此可见,司马朗无论是在政治作为还是思想言论方面,都具有非凡的影响力和价值。

建安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 217 年,那时候天下局势动荡不安。司马朗毅然决然地追随夏侯惇和臧霸等将领,踏上了征讨东吴的征程。他们一路行军,终于抵达了居巢这个地方。然而,就在此时,一场可怕的灾难降临到了这支军队身上——士兵之间爆发了极为严重的流行病!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疫情,司马朗心急如焚。他不顾自身安危,亲自深入营地去巡视每一个患病士兵的病情。他用关切的目光注视着那些被病痛折磨的战士们,耐心地询问他们的症状,并给予他们温暖的安慰和鼓励。不仅如此,司马朗还不辞辛劳地四处寻找医治药物,亲手分发给需要救治的士兵们。

可是,命运总是残酷无情的。在日复一日的奔波劳累中,司马朗不幸也染上了这种恶疾。尽管他竭尽全力与病魔抗争,但最终还是无法抵挡病毒的侵蚀,年纪轻轻便离开了人世,享年仅仅四十七岁。

临终之前,司马朗留下了一段感人至深的遗言:“我身为刺史,承蒙国家的深厚恩德,肩负着监督管理万里疆土的重任。可惜至今尚未建立显着功勋,反而遭遇这场瘟疫之灾。如今我已无力自救,实在是辜负了国家对我的厚爱啊!待我身死之后,请让我身着朴素的布衣,头戴幅巾入殓,一切按照当时的礼仪服饰办理即可,切不可违背我的意愿。”

司马朗的离世,对于兖州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人们纷纷沉浸在悲痛之中,深深地怀念这位仁善爱民的好官。而当曹叡登上皇位之后,为了表彰司马朗生前的功绩以及表达对他的敬重之情,特意册封司马朗的儿子司马遗为昌武亭侯,并赐予其一百户的食邑。

与此同时,司马朗的弟弟司马孚更是做出了一个令人感动的举动。他将自己的儿子司马望过继给了已逝的兄长司马朗,希望以此延续司马家族的血脉和荣耀。后来,当司马遗不幸去世后,司马望之子司马洪顺理成章地继承了司马朗的爵位和家业。就这样,司马朗虽然已经离去,但他的名字和事迹却永远铭刻在了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