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他便跟随师父四处云游,说是跟随,由于他年龄还太小,加上身体虚弱,很难跟上师父的脚步,大多数时候都是师父背着他。
在云游之中,师父给他讲了很多的道理,在他的心里种下了修道的种子。
由于他长期流浪,身上有很多的疾病,特别是营养不良,使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得多,师父给他熬了些草药,扎了些银针,这些病也就慢慢地好了。
自从跟了师父,他便再也没有挨过饿,但挨饿的恐惧,却时时出现在梦里。
半年以后,师父带他来到了华夏的大西北,这时候的他,已经穿上了厚厚的棉衣,而师父还是单衣单裤。
远远地,他便看到了一座雄伟的大山。
只见这座高山,如一条巨龙蜿蜒于天边,其势若隐若现,神秘莫测,层峦叠嶂,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感觉到大山更加雄伟,站在山脚下,更显得自身渺小无比。
师父带着他慢慢向山上爬去,一边爬山,师父一边告诉他,这就是传说中的昆仑仙山,被誉为“万山之祖”,是道教三清之一的元始天尊的道场,西王母的瑶池也在这昆仑山之中。
由于几个月来师父的治疗,再加上师父给他服用了几粒丹药,他不仅长高了一些,身体竟然比同年龄的孩子强壮了,倒也能够跟着师父爬上一段。
爬了不知道多久,他已经趴在师父的背上睡着了。
醒来时,他发现自己躺在床上,身上盖着厚厚的棉被,自己的棉衣也被脱掉,横放在床尾上。
再看室外,天已经大亮,太阳挂在天上,照耀得室外十分明亮,而呼吸到的空气,是那么的清新,深深地吸一口,再呼出来后,肺就像被洗了一遍,感觉十分的舒畅。
穿上棉衣,他走到了室外,只见身处一个道观之中。
这个道观只有一道院子,座北向南的是正殿,里面供奉着一尊神像,只见神像端坐在神坛之上,双目如点漆,面目慈祥,双手持玉如意,庄严中给人一种亲近感。
再看他穿着白色道袍,头带金冠,头发束起,看上去约莫四十来岁,英气勃勃,却又仙风道骨,让人不自觉地想拜伏下去。
正殿的两侧是左右偏殿,他正是从东偏殿中走出的,东偏殿一间是卧室,另一间是灶房,锅里正冒出一丝热气,想必锅里煮着饭食,他心中感到一安。
西偏殿估计是师父的住处了,敞开着门,并没有见到师父的踪影。
他走出院门,是一片不大的空地,再朝前约莫五十米,是悬崖峭壁,道观的右侧是一条山路,延伸看去,在漫山的大雪中,这一条山路也看不到了。
师父正在道观前练习一套拳法,全神贯注,并没有向他看来。
再看院门牌匾上,写着“玉虚宫”三个大字,字体遒劲有力,这个就是师父所说的道观了。
看了一圈,除了师父和他外,并无别人,看来只有师徒二人了。
吃饭时,师父再次询问他愿不愿意出家修行,得到他的肯定回答后,师父掐指算了一下,后天就是个黄道吉日。
第三天,举行了一个仪式,拜过元始天尊和历代祖师后,他向师父磕了三个响头,二人正式成为了师徒,师父赐名至阳子,由于不知其姓,便随了师父的姓,大名徐至阳,道号至阳子。
接下来的十几年的岁月里,他先是跟随师父学习了拳法、剑法、道医、命术、风水、周易等,等到十岁以后,师父传授了他炼器、制符、兵法,十三岁时,传授了他丹道的修炼之法。
其间也曾带他下山一次,十七岁后,又让他每年下山历练一次。
今年正是二十一岁,被师父送到了集训队,从此踏上了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