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早上在菜场看到上市了,我就捡着能买的挑了老些。”李母回道。
十六国时期,先有君主禁止养蚕,因为桑叶是军粮之一。
而且论起大家对土豆的印象,“高产”一直是它身上的重要标签之一。
有些学者,曾经悲观的预言过,这是一种迟早要灭绝的作物。
中国古代的历史根本就是一部饥饿的历史。
收成好的时候,那年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都不缺。
总有人为了活下来,不计任何代价。
打仗的时候,一旦兵败,被留下的士兵,无论死活,都将成为对方的口粮。
卖命的士兵,尚且如此,普通老百姓的日子就更不用提了,哪怕是住在首都的百姓。
《资治通鉴:春,正月,秦王坚朝飨群臣,时长安饥,人相食,诸将归,吐肉以饲妻子。
意思翻译过来:前秦苻坚在长安宴请群臣,那一年长安已经人相食。群臣宴席回家后吐出吃下的肉给妻儿食用。
生灵涂炭这个成语,就是在这个时期创造出来的。
然后距这个时期500年后,唐末的秦宗全又将吃人肉的技术提高了一个档次。
因为军队缺粮,他们不仅吃人,还怕肉坏了,用盐腌制保存下来当干粮。
战争时期,缺粮不可避免。
和平年代,缺粮的问题仍旧是一个避开不了的问题。
在没有计划生育的时代,人口肯定会不可避免的快速增长。
然后人口的增长,就意味的粮食的消耗也会跟着增加。
我们的老祖先其实已经为了人口膨胀下带来的饥荒,用了很多手段来应对。
比如兴修水利、劝农耕种、推广农业技术。。。。。。
还有无效手段,祈雨、求蝗神、*****等等。
当然除了这些有的没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引进高产作物。
比如“占城稻”的引进。
占城稻原属越南南部,是一种具有高产、早熟、耐旱属性的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