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年夏天,两种坦克都投入量产。
英军就将自己用的型号以丑国南北战争北军名将尤利西斯·S·格兰特命名为格兰特式,将美军用的型号以南军名将罗伯特·F·李命名为李式。
众所周知,李是格兰特的手下败将,英军就以此来暗示自己的设计更好一些。
其实在美军自己的编号系统里这都是M3中型坦克,但到了后来格兰特和李的叫法慢慢传开,也就被默认了。
美军用的M3李式中型坦克一共是7名乘员,分别是驾驶员、无线电员、75毫米炮手、75毫米炮装填手、车长、37毫米炮手、37毫米炮装填手。
无线电设备在车体里,天线在车体战斗室左后侧。
而英军的M3格兰特式中型坦克将无线电设备移到炮塔后部由车长直接操作,天线在炮塔顶,乘员中去除了无线电员,只有6人。
客观上说英军的格兰特式无论是车体内还是炮塔内都要宽松很多,工作条件比较好,因此美军后来也去除了无线电员,由驾驶员操作电台。
1942年5月M3中型坦克在北非比尔哈凯姆战役中首次参战,给了德军坦克当头一棒。
德军对M3中型坦克的评价比较高,比如隆美尔就认为M3的出现使德国人第一次失去了坦克技术上的优势,21装甲师第3侦察营的指挥官汉斯·冯·勒克则认为格兰特式比德国4号F1型之前的所有德国坦克都好。
前面说过M3中型坦克是过渡品,但过渡品并不代表劣质品或廉价品,丑国人造坦克的时候还是很尽心的。
M3系列的炮塔和车体前装甲都是51毫米并且带倾角,这个防御不能说薄弱。
虽然之前他们没有弄过这么厚的坦克装甲,但是他们铆过更厚的战列舰装甲,于是M3的车体上到处都是巨大的铆钉。
虽说铆接装甲有受到冲击的时候铆钉被切断乱飞伤人的毛病,但动能没到一定水平还是切不了这么粗的铆钉的。
当然丑国人也不是没意识到这个问题,在M3的大型号中,M3A1是铸造车体型,M3A2和M3A3则为焊接车体型,后两种工艺将在M4坦克上大行其道。
M3中型坦克的两门炮也值得一提,它的75毫米炮初速较低,穿甲能力比较弱,但37毫米炮在二战同口径炮中是佼佼者,两者在千米处的穿甲能力几乎相同。
但无论如何口径摆在那里,当时M3中型坦克能在德国3号坦克和50毫米反坦克炮有效射程外干它们(比尔哈凯姆之战是用缴获的德国75毫米穿甲弹弹头打的)。
特别是75毫米炮有发射高爆弹的能力,相当克制德国非洲军的发挥。
当时英国坦克口径都小,2磅炮和6磅炮有效射程近。
更糟糕的是2磅坦克炮没有榴弹,6磅坦克炮虽然有榴弹,但是性能很糟糕,数量也少,在非洲前线更是基本没有。
用穿甲弹打远处的火炮其实相当于发射了一颗大号子弹,除非正中炮身,打偏点实在造不成什么影响。
所以德国非洲军采用反坦克炮蛙跳战术,和坦克交替掩护推进。
英国坦克对付反坦克炮的办法只能一边用机枪扫射一边猛冲,路上就被一一点名。
等M3中型坦克到了非洲,实际上就把非洲军这个看家战术给废了。
另外这两种炮都继承了丑国坦克的家艺,在近距离能发射钢珠霰弹,一大一小两支喷子,有效射程100米,这对步兵真是相当的不友好。
小主,
其实以上这些都还不算什么,最关键是M3中型坦克能上垂直稳定器,不但75炮能上垂稳,37炮也能上。
别看到处都是吹德国坦克的炮控如何高大上,他们有啥炮控?磨得精密点的光学镜,有的车长带个手持式的剪刀炮队镜。
后期大型的虎豹炮尾有个液压平衡器,那是因为炮管过重,没有平衡器靠手都摇不动炮,跟陀螺转子稳定的垂直稳定器根本是天壤之别。
不过据说当时前线士兵素质较差,不会用也不好好保养,所以后期车辆拆除甚至出厂就不装垂稳,毕竟那东西老贵的,糟蹋了不值得。
有垂稳的M3中型坦克很好辨认,75毫米炮炮口附近有环状配重块,37毫米炮则是炮管下有一根杆状配重,不要误认为是并列机枪枪管。
虽然英军把自己用的型号单独称为格兰特,但由于生产速度和战争损耗后来还是不得不直接使用美军的李式,形成混用局面。
美军在突尼斯战役后就淘汰了一线的M3中型坦克,英军则在西西里岛战役后替换,自此M3中型坦克作为一线装备在西线消失。
东线的情况又有所不同,1942年援苏的M3中型坦克到达的时候正赶上铁木辛哥和钢铁同志两位铁哥把红军的坦克储备在哈尔科夫扔了个一干二净,这些坦克刚好拿来应急。
但在苏军中M3坦克可就没什么好名声了,76.2毫米炮苏军早就玩上了。
其他论机动没法和T-34比,论防御没法和KV比,并且它使用汽油发动机,被打中还容易起火,你说谁会喜欢它呢?
另一个不能忍的就是这车耗用乘员太多,当时苏联在坦克大量损失的同时也大量损失坦克乘员组,按当时回忆录的说法一些装备KV的部队打到后来都是3人车组了。
两辆M3的乘员组能配备3辆KV,而两辆M3的战斗力和乘员生存力都比不上3辆KV。
东线的战斗强度和火力密度远超北非,M3中型坦克生存堪忧,所以在苏军眼里M3中型坦克就剩一堆毛病了。
还有一点值得一说就是虽然送到毛熊的M3中型坦克基本都是美式构型,但红军中却习惯将它称为M3格兰特。
在太平洋战场上M3中型坦克一直用到战争后期。
以当时日军的反坦克火炮穿甲能力,其实用M3或M4都没什么区别,M3的火力配备更灵活,在面对日军步兵肉弹攻击的时候可能还更有优势。
不过英军反攻缅甸时所用的M3李式坦克做了一定改装,去掉了车长指挥塔,在炮塔侧面安装烟幕弹发射器。
这个原因可能是车长指挥塔里那挺机枪实在太吵了,枪身就在车长耳朵旁边,一开枪那个噪声和震动一定非常感人。
而到了M4,作为中型坦克是二站中后期的着名坦克,也是二站中生产数量最多的坦克之一,总生产量达到了辆。
在二站后期的坦克战中,M4坦克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因而在世界战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战场上,谢尔曼坦克的优良性能也使得它被改造成其他各类军用车辆,其中大多是以谢尔曼坦克底盘为基础改装的坦克救援车和装甲救护车。
主炮是坦克的手臂,初期型谢尔曼坦克装备一门M3型75毫米L/40加农炮,可以发射穿甲弹,榴弹和炮射烟雾弹。
该炮能够在914米距离上击穿60mm/30°钢板,穿甲能力略强于毛熊T-34早期型号的76mm F34坦克炮。
但与德军的四号坦克H型的75mmL/48和豹式坦克的75mmL/70火炮相比有很大差距。
M4后期型号换装76.2mm火炮,在914米距离上击穿88mm/30°钢板,火力有了很大提高,比苏联T34/85略优,不过应付虎豹仍然乏力。
英国人较有预见性,将17磅炮装在谢尔曼上,改装成了萤火虫式坦克,才有了远距离击毁德军坦克与虎式坦克对抗的能力。
在M4系列的各种改进型车上,共装有4种不同型号的发动机,变速箱为机械式,行动部分采用平衡式悬挂装置,每侧6个负重轮分为3组,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
M4坦克的型号十分繁杂,仅丑国官方公布的M4系列改进型车,变型车,和实验型车就有50多种。
主要有M4,M4A1,M4A2,M4A3,M4A4,M4A6这6种型号的改进型车,主炮有75mm,76mm,90mm,105mm。
前期M4的火力虽略显不足,但它的坚固,可靠和耐久性却享誉军界。在整个大战期间,M4成为美军坦克力量的骨干。
由于美军不像德军和苏军那样装备了重型坦克,M4有时也得权充重型坦克使用,尽管它根本不能胜任这个角色。
从1942年开始,M4一批接一批地投入使用,以求尽快替换身有残疾的M3。
小主,
它第一个大显威风的地方是北非战场。
当英军撤至阿拉曼,已置身退无可退的境地时,罗丝弗送给丘大爷大约四百辆谢尔曼中型坦克来弥补英国第三集团军损失的大量玛蒂尔达、瓦伦丁、十字军坦克。
这些谢尔曼坦克被火速补充至英第八集团军。
在“十字军“和“瓦伦丁“型坦克的配合下,经过五小时的炮火准备,谢尔曼率先向油料、备件严重不足,已成强弩之末的德军发动冲击。
经过十二天激战,英军大败德军非洲军团。
是役,曾在沙漠中令对手望风披靡的德意联军坦克被击毁二百余辆(大多数是意大利坦克,德军当时与英军坦克交换比为1比4,也就是说英军要击毁1辆德军坦克就要付出4辆以上坦克为代价)。
沙漠之狐隆美尔从此一厥不振。
而在突尼斯登陆行动中,丑国陆军的M4坦克也紧随登场,为将德意法西斯赶出北非作出了巨大贡献。
此后,不论在欧洲战场还是在太平洋战场,随处可见谢尔曼的身影。
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开始。
D-DAY最先登陆诺曼底的坦克就是数百辆谢尔曼DD水陆坦克,成为盟军迈向胜利的先锋。
尽管许多资料对谢尔曼的描写都是故障率低,可是真相却是相反的。
谢尔曼的缺点在于可靠性低,故障率大,许多美军士兵驾驶后声称再也不想驾驶谢尔曼了,但由于数量多,以及盟军将领的正确运用,它才能出色地完成它的任务。
它的改装型号也颇多,有的在炮塔上加装60管4.5英寸火箭发射器(M4管风琴);有的加装喷火器成为喷火坦克。
还有的将其主炮改为105毫米榴弹炮,加强软杀伤能力。
大战后期则以生产装备76毫米长身管高初速主炮的M4A3为主。
而其主要缺点是火力、装甲防御力与德、苏着名中型坦克相比,有相当的差距。
它的汽油发动机周围装甲防护尤其不足,和德军对手对垒时极易中弹起火。
因此丑军给它起了个外号--郎森“Ronson“,一种名牌打火机(其广告词:一打就着,每打必着)。
M4谢尔曼并不是二战中性能最佳的中型坦克,但其巨大的装备数量加上蒙哥马利、巴顿等名将精明的运用,使它在盟军的武器装备序列中占有重要地位。
巴顿将军指挥下的美军第三装甲师主要装备就是M4坦克,它们在诺曼底登陆以后的历次战斗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在二站中,M4谢尔曼坦克在丑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服役,也被同属同盟国的大英国协(包含澳洲和加拿大)、毛熊、自由法国、波兰流亡政府和中华民国所使用。
谢尔曼的第一次参战为1942年10月的第二次阿拉曼战役,使用单位为英国皇家陆军第八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