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专家、学者、教授,平常能够在大众面前露脸的机会原本不多,这下算逮到机会了,不少人顺水推舟的跳了出来,大秀存在感。
这种话题谈论起来,很多时候都是在鸡同鸭讲,自己抱着自己的观点和论据进行输出,在反驳对方时,最常用的招数就是断章取义。
所以根本不可能吵出真正的结果来,只有吵累了,看热闹的也看够了,才会慢慢消散。
本来英豪这一段时间,已经基本上不再接受采访了,媒体也没有想让英豪出面做出什么正面回应。
却没想到陈兵主动约了媒体,做了一篇专访,亲自为徐天风站台。
明报与英豪一向关系比较良好,陈兵不想自己的言论被断章取义,就找了明报来做这篇深度的专访。
陈兵呱啦呱啦与记者讲了一堆,为徐天风站台的意味十分明显,陈兵的专访,主要就是表达了几点内容。
第一,英豪从设立之时,就预留出了10%的期权池,用来吸引公司所需要的人才。
徐天风获得的这千分之五的股权,就是从这个期权池来的,并不是由其他几个股东自己的股份中,拿出来给徐天风的。
这个股权池不是摆设,也不是画大饼,是实实在在要向英豪的核心员工,进行股权激励的。徐天风不过是第一个获得这个股权的核心高管而已。
早在1983年初,英豪就已经拿出了1%的股份,开始了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而等到这一期股权激励分配完成,英豪还会继续拿出股份来,进行第二期的股权激励。
第二,徐天风进入英豪的时点是1981年,英豪刚刚成立半年,当时英豪的市场已经打开,最重要的阶段性目标,就是快速补强自身的生产能力,形成稳定完整的公司架构,才会用并购的方式,将徐氏电子收归英豪。
第三,也是陈兵最想表达的,徐天风值这个价。即使用现在英豪50亿美元资产来作为衡量基础,徐天风拿到的收益也是与他的贡献成正比的。
借着第三点,陈兵大谈了一顿生产的重要性,并很明确的提到,英豪虽然是一个科技型企业,但首先是一个生产性企业,是以生产为根基的。
徐天风作为英豪生产管理的负责人,是英豪能够快速崛起,大赚特赚的重要功臣,也是英豪能够保持竞争力的基石般人物。
陈兵的这段专访发表之后,其实并没有把那些反对的声音压制下来,甚至不少人还想跳出来,拉着陈兵也论战一番,但陈兵却再也不肯作出更多的正面回应了。
陈兵之所以要做这一段专访,目的并不是要压制媒体上的反对声音,证明自己当初给徐天风这么多的股份,是多么的正确。
他这番话语,更多的是对英豪公司内部说的。外界的纷扰,不可避免的也会影响到英豪的内部,英豪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对徐天风酸溜溜的声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兵这次出来为徐天风站台,要压制的就是内部的这种声音,明确表示对徐天风,以及徐天风统领的生产系管理人员的支持。
陈兵前世是做产业调研的,调研了大量的企业,但也发现很多的企业,在企业激励方面,很容易进入一个误区。
对于那种能够短期带来巨大收益增长的项目,很多老板是很愿意大方给予奖励的,但对于那些需要长期坚持,但能够带来的只是稳定回报的项目,就很容易选择性忽视了。
这种情况,实在是太普遍了,即使很多人知道这样并不合理,但各种惯性使然,却一直在沿着这个思路运行着企业。
很多企业,不肯投入资源,进行长期的研发支持,其实就是这种误区的表现。
最典型的就某良心企业,号称自己是科技企业,但每年投入研发的比例却非常的低。
这种对研发投入的不足,在其他企业的对比之下,很容易就被病诟。
如果再有华为那种,高额研发已经带来持续竞争力提升的案例对比之下,就会显得更为明显。
但其实很多企业,还有一个同样的误区,却更加的隐性,那就是对生产管理的重视程度极为不足。
在制造业中,生产是典型的脏活、累活,而且很容易让人觉得,从事生产的人员,其实很好找,很容易被替代,根本不需要给予太多的激励。
尤其是后世,整体经济已经比较发达,大量专业代工厂的出现之后,更是使得不少人对生产管理的重要性,根本就不放在心上了。
甚至,很多人在倡导的是轻资产运营,只去追逐微笑曲线中,利润最高的两端,而希望把中间的辛苦劳累,利润不足的生产彻底撇掉。
如果从资本家追求赚钱效率的角度来讲,这种观点似乎没什么问题,整合别人的资源,借助别人的力量来赚钱,有什么不好的哪?
能够利用别人的资源赚钱,把脏活累活都丢给别人,这才是获取暴利的法门,赚取块钱的捷径啊。
但捷径就是捷径,千万不要把捷径当成什么正途。走捷径最大的问题,就是根基不稳。
走捷径,在整个经济处于上升周期的时候,虽然更容易赚到快钱,但却很难穿越周期的低谷,建立长青的企业。
陈兵要做的是真正的产业,不是那种以捞块钱为目的运营公司,自然是要高度重视生产,将生产能力作为自身基石来进行打造。
生产产品和稳定生产产品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情,想要造出一个产品不难,但想要保持长期稳定的生产,难度极高。
这也是为什么,台积电、富士康这种代工为主的企业,能够有很高产业地位的原因。
内地有大量的劳动力,其实搞生产制造的不少,但能够真正在生产制造上,积累出竞争力的企业却不多,这也是内地很多产业大而不强的原因之一。
那些缺乏竞争力的制造企业,往往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就是对脏活、累活,根本不愿意给出合理的激励,甚至经常变着方法的进行盘剥。
例如,通过一定的方式,提高了内部的工作效率之后,许多工厂的老板,想着的不是奖励这种工作效率的提升,让生产人员分享效率提升的收益。
他们往往第一个想到的是,提高工作的基本考核基准,以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能够赚取更多的利润。
更有甚者,对于很多至关重要的岗位,他们甚至极为轻视,尤其是那些平常不容易关注到的“螺丝钉”岗位。
这些螺丝钉岗位,表面上,从事的都是一些貌似简单的工作,每天只是一些基本工作的不断重复,好象没什么难的。
但一旦这些螺丝钉岗位出了问题,带来的损失就是非常巨大的。
说穿了,这种态度,就是为了压缩成本,尽量能够盘剥自己的员工。
员工该得到多少工资,很多人都会说是市场决定的。
甚至很多资本家在叫嚣,企业应该给员工按照市场上的价格来支付报酬,如果超过了这个水平,就是在恶意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