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人才培养需要长期主义

“张知府,这次我们英豪想先捐1000万人民币,用于特区筹办大学,如果特区资金紧张,我们还可以动员香江的爱国人士,一起来捐款。

当然这只是第一期捐款,后续我们还愿意继续加大对特区大学的捐助。”

这个时代,能够一次捐助1000万人民币,已经是非常大的一笔捐款,要知道,特区为了筹建这所大学,四处腾挪来挤出资金,也只勉强凑出了2亿的预算。

“那么你们英豪有什么要求没有?”

“这笔捐款,是完全的捐助,当然没有任何附带的要求了。

不过,您也知道,我们英豪的产品,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电子、芯片、通讯这些领域。

如果特区大学愿意加强这几个学科的建设,我们除了愿意再捐些资金以外,还可以与特区大学的这些学科展开更深入的合作。

小主,

例如,我们可以与特区大学设立联合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可以仿照我们现在与香江中大通讯实验室的模式,由我们英豪来出资出设备,进行相关课题的深入研究。

另外,还可以将我们的几个工厂,设为大学的实习基地,大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更多是理论方面的知识,有了我们这个实习基地,就更容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

灯塔、霓虹等发达国家,各个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都非常的密切,产学研联动的效果非常突出。

我们英豪是愿意与特区大学进行全面深入的合作的。”

张知府听到陈兵不仅愿意捐款,还往外抛出了更多的筹码,赶紧追问,“小陈,那你们英豪希望在这种合作中,得到什么?”

“委托培养,我们希望能够委托特区大学,帮我们培养大批的人才。”

听到“委托培养”,张知府算是明白了英豪的所求。这就是英豪公司愿意出钱,委托特区大学来为英豪公司培养人才。

这种委托培养的学生,并不属于大学生公立培养的范畴,但却可以与每年的高考同时招生,学生同样能拿到文凭,只是毕业之后,必须去委托培养的单位工作。

现在内地财政资金不足,各大学虽然都在不断的扩招,但受到办学经费限制,招生的比例仍然很低。

而不少单位经费相对充足,但每年能够获得大学生分配名额却不够,于是这种委托培养的模式,就成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规的招生方式。

这个英豪为了培养人才,确实舍得投入,前面说的1000万人民币,其实只是用来与特区大学,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这个委托培养,才是英豪公司每年都要进行的大笔投入。

刚刚陈兵一下就提了四五个大的专业方向,如果真的要委托培养学生,每年至少要招四五个班级,几百的学生。这每年的后续投入也小不了。

委托培养是一种规范的操作,陈兵提出这种方案,对于张知府来说,并不为难。

“小陈,我可提醒你,现在特区大学还在筹备,要等到大学筹备成功,开始招生,至少要一两年的时间。

而等到这些学生读完大学毕业,可是要到五六年之后了,这笔投资,你们短期内可是只有投入,没有办法马上见到回报的。”

陈兵叹了口气,“百年树木十年树人嘛,想要培养人才哪可能短期就见到效果的。

对于我们企业来说,花这么长的时间,只能培养出没有太多工作经验的大学生,确实效率低下。

而且这些大学生,真正要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毕业之后,至少还要经过三、四年的工作经验积累,这样算下来,这些人能够真正成长起来,差不多需要十年的时间。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内地经过了之前的特殊时期,人才培养差不多有近二十年的断层。

有这种断层,未来二十年,内地一定是处于人才长期紧缺的局面。

我们现在就开始投入培养,至少能够让我们提前十年,实现人才的基本保障。”

听到陈兵提起人才断层的现状,张知府也同样感叹起来。陈兵年纪轻,看到的只是人才短缺问题,他却是那个阶段的亲历者,感触比陈兵这种小年轻,不知道要深刻多少。

“小陈,既然你们已经有了,长期投入的心理准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