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朝的官员收入比洪武朝其实没啥改善,又要下西洋,又要迁都,又要开漕运,还要修永乐大典。
这还没算刘学勤帮朱棣把征安南那一仗给越俎代庖了,另外,塞国人把白纸打到地板价,修书这块的花费可算省了不少。
不然的话,还不知道后来得落下多少饥荒呢。
“啊?那就涨吧,我没意见。太子,你和少师他们一起,先拿个章程出来吧。”
“还有。”
朱棣一拍脑门,想起什么似的说道:“朝中官员好办,在野士子之心,如何安抚,计将安出?”
解缙叩头道:“皇上,塞贼与我不两立,若不早除之,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
帝闻言,良久不语,最后叹了口气,淡淡说道:“先论安内之事。”
解缙又道:“塞烟流入我国久矣,自奔马烟厂建成,大量私入我国,如今更是口岸俏货,赚取我银钱无数。”
“不若禁其入关,将其种植之利转入士绅之手。户部亦可效仿彼国,建官办烟厂,以充实国库,既可安民,又能利国,何乐不为?”
他的想法倒是和晚晴的林则徐有些异曲同工,据《林则徐传》载,“鄙意亦以内地栽种罂粟,于事无妨。所恨者,内地之民嗜洋烟而不嗜土烟。若内地果有一种黄蓉(阿芙蓉,即鸦片)胜于洋贩,则孰不愿买贱而食?”
不过朱棣听了不禁老脸一红,当年他为了争皇位,私下与塞音老贼结盟,没少帮着塞区买卖香烟、药片之类的违禁物资,现在想来,却是与虎谋皮,太糊涂了!
但这段黑历史他可不想再提,他还没想明白这办法如何,就听太子说道:“此事万万不可!”
见朱棣投来询问的目光,朱高炽又道:“烟草之利甚巨,断然不输盐铁。盖历年流入我国种子甚少,朝廷已在陕西、湖广屯植,倘时机成熟,则可一举纳入国营,可保国库数十年无虞。”
“此时若断塞国香烟供应,一则我等无以为继,二则恐其翻脸,断我国之贷款。故解学士之计不足取。”
朱高炽自靖难之役开始,就和姚广孝合力理政,他的治国理政的能力很可能是大明诸帝中最强的那个。
这些年与塞国往来频繁,朱高炽心中有数,知道两国国力已经相当悬殊。只要不出现巨额逆差,则闭国之策绝不可行,否则一定会招致塞国的报复。
“那就先议到这儿,你们下去再想想。”
朱棣对此没有办法,他深深看了眼太子,内心甚至有一丝邪恶的念头。他有些嫉妒这个好大儿的才干,也不想将皇位传给他。
“既然位子给了你,那老子折腾出的窟窿,你日后慢慢填补吧。”
他心里不怀好意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