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卫雨氲在公司的忙碌却没有停止。由于重要合作伙伴的毁约,公司的很多项目都需要重新规划,同时还要应对与该伙伴的法律纠纷,她每天都在公司忙到很晚。
有一次,卫雨氲在参加一个商业晚宴的时候,偶然听到旁边的几位企业家在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其中一位企业家抱怨道:“现在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家长也没办法。像我们这么忙,根本没有太多时间管孩子。”
另一位也附和道:“是啊,我家孩子也是。周围还有很多孩子和他情况类似,父母忙得顾不上,导致孩子成绩差,学习习惯也不好。”
卫雨氲不禁联想到丫丫的情况,她想,也许有很多孩子都在面临着和丫丫相似的困境。这些孩子缺乏父母足够的关注和正确的引导,仅仅是在学习的苦海中独自挣扎。
于是,在公司的事务稍微缓和一些之后,卫雨氲决定深入调研这个问题。她联系了一些教育机构和学校,希望能够获取更多关于这类孩子的信息。
她首先走访了几所学校,和学校的领导、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其中一所学校的校长无奈地对她说:“卫女士,您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这些孩子不仅是成绩差的问题,很多还存在心理上的问题。他们渴望被关注,但是父母因为工作或者其他原因,很少能够给予他们足够的陪伴。长期下来,孩子就变得缺乏自信,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
卫雨氲又去了一家教育机构,这里有专门针对成绩不好的孩子进行辅导和心理干预的项目。机构的负责人给她介绍了一些案例。
有一个叫小辉的孩子,父母都是做生意的,经常在外出差。小辉在家里没有人监督学习,渐渐养成了边玩边写作业的习惯。等到成绩下降的时候,父母只是一味地责备他,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最终小辉变得越来越叛逆,成绩更是一落千丈。
还有一个小女孩叫小萱,父母虽然在家,但是每天沉迷于手机和电视,对她的学习不闻不问。小萱在学校里也变得沉默寡言,学习上遇到困难也不知道该向谁求助。
卫雨氲听着这些案例,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深知丫丫是幸运的,有她和林竹晓的关心和辅导。可是那些没有这样的好运气的孩子该怎么办呢?
回到家后,卫雨氲把自己的见闻和担忧告诉了林竹晓。林竹晓也深有同感,她说:“雨氲,我们不能只关注丫丫,也许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这些孩子。”
卫雨氲思考了一会儿,说:“我想我们可以先从我们所在的社区开始,看看能不能组织一个义务辅导小组,由一些有时间和能力的家长或者志愿者来为这些孩子提供学习上的帮助和心理上的辅导。”
林竹晓赞同这个提议,说:“这个主意好,我可以联系一些我的朋友,他们当中有不少是教育工作者或者有空闲时间的人。”
于是,两人开始行动起来。卫雨氲首先和社区的工作人员沟通了这个想法,社区工作人员非常支持,还表示愿意提供场地作为义务辅导的教室。
林竹晓也积极联系自己的朋友,向他们解释这个项目的意义。很多朋友都被这个想法所打动,纷纷表示愿意加入。
在她们的努力下,社区义务辅导小组很快就成立了。卫雨氲和林竹晓亲自参与制定了辅导课程和计划,不仅包括学科知识的辅导,还有一些心理课程,比如如何建立自信、如何应对学习压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