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媒体的狂欢

很明显, 普利策奖如今的地位还远没有后世那么坚挺,即便普利策奖已经开始朝着如同国家图书奖那样,逐步成为国家级着名奖项,但这次的发言,似乎也只是为了不对自身产生不利的影响。

没过两天,获得了1979年普利策文学奖的被成为郊外的契诃夫的约翰契弗,也公开表示,原本他本人是根本没想到今年是自己获奖,若不是徐谨言,他也不可能拿到这个殊荣。

同样身处于风暴眼中国家图书奖,本就是官方和民众认可的国家级奖项,并不担心这次的新闻风暴会波及自己,非常的淡定,只是发布了一则公告,再次强调了因为国家图书奖本身就是美利坚官方文学奖项,所以颁发给美利坚公民是理所当然,并不因某人而改变。

嗯,就差指名道姓了。

就当所有人等待诺贝尔发布公告或者有发言人站出来解释时,诺贝尔却一言不发,好像这次的风暴压根就没自己的事情一样。

但也仅仅过去了一天,诺贝尔奖驻美利坚办事处的办公地点,突然就被大批的记者和愤怒的民众所包围。

与所有人都以为诺贝尔奖会站出来发言的期望相反,诺贝尔奖的所有工作人员,如同鸵鸟一般,把头深深地埋在了土里。

甚至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被集体放了假。

对于诺贝尔奖如此反常和不符常理的举动,引来了大批的记者希望联系到徐谨言,能够对他进行采访。

有些人是希望听听徐谨言本人对于诺贝尔奖的看法,有些则是看热闹不怕事儿大,希望通过徐谨言的嘴刻意挑起矛盾,让自家报社的销量暴增的同时,也好让自己获得升职、发财、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的良机。

可惜从后世穿越过来的徐谨言,怎么会不知道这些媒体从业者的底线比十八层地狱还低?

直接拒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

很快,不知是从哪里泄露了信息,徐谨言位于伯克利山的家的地址和电话被暴露。

位于伯克利山家里的电话,一天24小时几乎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响。

这些记者颇有一种你不接电话,我就打到死的魄力。

更有甚者,大批本地和外地的记者,开始通过收买和躲避路口警察的阻拦,偷偷进入到伯克利山,围住了61号别墅,莱恩带领的保镖团队为了将这些记者堵在门外,也是忙的焦头烂额。

这让伯克利地区警局也不得不加派了更多的人手,来阻拦这些疯狂的记者。

看到这批为了销量没有底线的狗仔,徐谨言被迫带着小妹搬到了帕纳酒庄,这也是属实让他实实在在感受了一把,成为名人后,没有了隐私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