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语23 王孙说请勿赐叔孙侨如·周语24 单襄公论郤至佻天之功

23《王孙说请勿赐叔孙侨如》

简王八年,鲁成公来朝,使叔孙侨如先聘且告[1]。

周简王八年,鲁成公将要来朝见周王,于是派叔孙宣子先来访谒并向简王禀告这个消息。

[1]叔孙侨如:即上一篇中的叔孙宣子。

见王孙说[2],

叔孙宣子拜见了王孙说,

[2]王孙说:周大夫。

与之语。

和他进行了交谈。

说言于王曰:“鲁叔孙之来也,必有异焉。

王孙说回禀简王说:“鲁国的叔孙宣子这次来访,一定另有企图。

其享觐之币薄而言谄[3],

他觐见所进献的聘礼菲薄而言谈阿谀奉承,

[3]觐(jìn):泛指诸侯朝见天子。进见,访谒。谄:谄媚奉承。

殆请之也[4];

大概是他自己要求来的吧;

[4]殆:表推测,相当于大概,几乎。

若请之,必欲赐也。

如果是他自己要求来,一定是想得到赏赐。

鲁执政唯强,故不欢焉而后遣之;且其状方上而锐下,宜触冒人。

鲁国的当政者中唯有他强横,所以尽管不乐意也只得派他前来;况且他的相貌上宽下尖,这相貌很容易触犯他人。

王其勿赐。若贪陵之人来而盈其愿,是不赏善也,且财不给。

因此陛下不要赏赐他。如果贪婪强横的人来朝见而满足了愿望,这就不是鼓励善行了,而且财物也满足不了他的欲望。

故圣人之施舍也议之,其喜怒取与亦议之。

所以圣人在是否给予的问题上也是有所选择的,在喜怒取予上也是要衡量考虑的。

是以不主宽惠,亦不主猛毅,主德义而已。”

所以既不主张施以宽惠,也不主张过度苛严,只主张赏罚得当就可以了。”

王曰:“诺。”使私问诸鲁,请之也。

简王说:“好的。”于是便派人私下向鲁国打听,果然是叔孙宣子自己要求来的。

王遂不赐,礼如行人[5]。

因此简王就没给他赏赐,如同对待一般觐见的使节那样接待了他。

[5]行人:负责朝觐聘问的官员。

及鲁侯至,仲孙蔑为介[6],

到了鲁成公来朝见时,是由季文子陪同的,

[6]仲孙蔑:即上一篇中的季文子。

王孙说与之语,说让。

王孙说与他交谈,他很谦和礼让。

说以语王,王厚贿之。

王孙说将此事告诉了简王,简王便将厚礼赐给了季文子。

《单襄公论郤至佻天之功》

晋既克楚于鄢[1],

[1]鄢(yān):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鄢陵县一带。

晋国军队在鄢陵打败楚国后,

使郤至告庆于周。未将事,王叔简公饮之酒[2],

便派遣郤至向周王告捷。还没有朝见周王之前,王叔简公便设酒席宴请郤至,

[2]王叔简公:韦昭注云“周大夫王叔陈生也”。

交酬好货皆厚,饮酒宴语相说也。

宾主互赠了厚礼,席间相谈甚欢。

明日,王叔子誉诸朝。

第二天,王叔简公在朝堂上称赞郤至。

郤至见邵桓公[3],

郤至又会见了邵桓公,

[3]郤(xì)至:晋大夫,在鄢陵之战中是晋新军的副统帅。后文的“温季”亦指他。邵桓公:周大夫,疑是西周末大夫邵公的后裔。

与之语。

与他交谈。

邵公以告单襄公曰:“王叔子誉温季,以为必相晋国,相晋国必大得诸侯,劝二三君子必先导焉,可以树。

邵桓公把谈话的内容告诉单襄公说:“王叔简公称赞郤至,认为他一定能在晋国掌权为相,而且为相掌权后定能得到诸侯的大力拥护,因此王叔简公劝各位大臣为郤至多说好话,以便今后在晋国能有所照应。

今夫子见我,以晋国之克也,为己实谋之,

今天郤至来见我,认为晋国这次打败楚国,实际是由于他的谋划,

曰:‘微我,晋不战矣!

他说:‘如果不是我,晋国就不会打赢这场战争了。

楚有五败,晋不知乘,我则强之。

楚国有五个失败的因素,晋国却不知道乘机利用它,是我强烈坚持主张开战的。

背宋之盟[4],一也;

楚国违背与宋国的盟约,这是其一;

[4]背宋之盟:鲁成公十二年,宋、晋、楚会盟和好,鲁成公十六年,楚联合郑国背盟伐宋。

德薄而以地赂诸侯,二也;

楚王德行欠缺却以土地贿赂诸侯,这是其二;

弃壮之良而用幼弱,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