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我们所说的善恶,其实也不过是我们对于类似行为的认知,赋予其的一个概念而已。若是无恶行凸显善行,那么善行也不过是理所应当的正常行为而已。若是无恶,即无善一说,反之亦然。我们选择所谓的善,也不过是遵循人之道的结果。而人之道的富余,是为了和天之道相容相生。所以你大可不必担心这些。”
多尔南:“你是在暗示,恶是天之道吗?”
苏阳:“你可以这么理解,但其实天之道和人之道都不过是一个称呼而已。就像人之道,兽亦有行之。天之道,人亦有行之。不过我更倾向将天之道称为兽之道,自然之道,损毁之道。适者生存,弱肉强食。自然行天之道,是为了万物循环。但人行天之道,则会致使单极的出现,阴阳失衡。如果说人之道属于延续,天之道就属于消亡。”
多尔南:“人之道,兽亦有行之。那若是人只行人之道,人岂不是会造成自身的单极出现吗?”
苏阳:“所以我们是影响人们的选择,而不是决定人们的选择。况且,目前我认为,哪怕所有的人都行人之道,也难以和自然的天之道抗衡。现在人类的确对自然产生了许多影响,但仍旧对自然灾害束手无策。我们能做到灾后救援,灾难预警。但人类无法阻止天灾,人类所做的只是用创造弥补灾难的损失。也就是以人之道,弥补天之道。从这里你也能想得到,若是人们在面对天之道时也行天之道,会有怎样的后果。”
多尔南:“生灵涂炭,哀嚎遍野......”
苏阳:“正是如此。天之道这一词取的恰当,却又会使人误解。所以老子会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至于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我更愿意理解成一视同仁的意思。但无论是与否,我都认为老子这里所说的圣人,更像是描述神的意思。因为一视同仁是神性,而非人性。不过说拥有神性的人是圣人,到也不为过。”
多尔南:“受教了,万分感谢。”
苏阳:“大可不必,我说的一切,都是基于我自己的主观理解。正确与否,要看你自己对此怎样认知和取舍。况且,这也是戴西蒙将你放于我们之间的原因之一吧。”
多尔南:“戴西蒙·克里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