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司令在作出兵分三路的决策后,首先决定将前敌指挥部迁到位于围城、阻击战场中部的东堡头村,同时将自己坚持继续围攻临汾的理由、向中央做了详细的阐述,同时把另外两路的部署也向中央做了全面的汇报:
第一路。
由第一兵团第一虎将,周副司令员亲自率领三个旅、共一万三千余人,北上进驻太谷以南山区,威胁太元、使阎锡山不敢轻易出兵冀省。
电令马晋宁秘密做好随时举行战场起义的准备,不论能拉走多少部队,都要不计代价地把意图进入冀省的国民党军挡在晋省境内,等待五台纵队前来汇合,具体战术由前敌总指挥马晋宁临机决断。
这一明一暗的两支奇兵,完全可以打消阎锡山进行军事冒险、偷袭西柏坡的战略企图。
第二路。
由第一兵团政治部胡主任与在长征路上、勇夺娄山关的独臂将军,吕梁军区彭副司令员共同指挥两个旅,一个旅负责打前站、提前安排好中央机关人员的食宿,一个旅随扈从中央机关穿越晋省、前往冀省的新中央办公地西柏坡。
由于晋南已经完全处在解放军的控制下,所以两个旅的兵力负责掩护中央机关转移,完全可以确保沿途的安全。
徐司令在电文的最后,重申了自己亲自指挥继续对临汾攻击的战役决心,电报发出去后,徐司令才从精神上轻松下来,但常年征战让他的身体饱受摧残,他是抱病临危受命到晋省来坐镇指挥作战,连续的高强度工作、让他的身体更加虚弱了,只是由于大战前的兴奋,他对病痛不那么敏感而已,但他的警卫营知道、立即见缝插针的把药端了过来。
中央没有立即回电。
晋省能参加临汾战役的总兵力仅有六万,按照徐司令的军事部署,有两万两千多部队会从战场抽走,留在临汾战场的就仅剩三万七千解放军了。
中央之所以会建议徐司令暂停围攻临汾,就是担心晋省解放军分兵后,解放军不仅会丧失兵力优势,还会在兵力上处于劣势,临汾守军有两万五千余人,前来救援临汾的一军三纵队加起来也有两万余人,即便解放军有用对等兵力包围临汾的信心,阻击敌人的兵力就处于绝对劣势了,一旦敌人突破一处阻击阵地,参加临汾战役的解放军就会陷于全面的被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