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有搞小团体党争的行为,不利于朝廷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当然,丞相大人,还可以在各地开办官学,如果有条件了,就开办免费官学。这样,那些没有做官能力却还识文断字的人,就有用武之地了。
能培养一批批学生,桃李满天下,相信是很多文人的心之所向吧。
到时候官学里的学生,根据能力,如果资质平平的,会认字会些基本算数就可以了。
如果天资聪颖的,就可以继续学。然后在最后的考试中选出优胜者出来,为官为吏。”
大殿里,像诸葛亮这样的村夫都微微点头。
但像那些世家门阀出来的人,就不以为然,摇头反对。
小主,
孙尚香只是说了这么个想法,曹操是否采纳就是他的事了。
反正实行科考,对皇上、对寒门子弟都有好处。
只有世家官宦之人,那是动了他们的利益,肯定会反对的。
所以,孙尚香扔下这一炸弹后,就又开始坐着看热闹。
她发现了,在古代,当然不能是清朝。
当官挺好的,坐在这里,每天看着他们研究一些民生大事。
偶尔的孙尚香也参与其中。
当然,她也不是很懂,只是因为她有后世的阅历,总是提一些这个时代没有的东西,由着这些人讨论。
就比如科考。
曹操一听,很容易就接纳了这个建议。
但是,要完善,需要慢慢来。
而且,他的宏图大业还没完成,西南西北都没纳入版图呢。
这天,在大朝上,曹操当众给予孙尚香表扬。
因为,根据孙尚香提供的制作方法,第一批纸张制造出来了。
那纸张,洁白光滑,大家都传看着。
曹操没人赏赐了五十张白纸。
因为早就有准备,孙尚香又拿出了鹅毛笔,在纸张上写字。
她觉得即使不能抛弃毛笔这个工具,但羽毛硬笔也要同步应用起来。
看着孙尚香的羽毛硬笔,现场孙尚香拿出一卷竹筒书,和竹筒书的内容誊抄在纸张上的样本给曹操看。
孙尚香说:“丞相大人您看,这样一筒书,如果用毛笔抄写,需要四张纸,需要一个半时辰。但是用这个羽毛笔抄写,仅需要一张半纸,需要两刻钟。”
曹操拿过那羽毛笔,试探着在纸张上写字,虽然很方便,但他这样用惯了毛笔字的人还是不习惯。
曹操于是说:“这个可以根据个人爱好选择性的用。不过,在外行走时,这个倒是很方便。”
借此机会,孙尚香把活字印刷的原理也说了出来。
她只说是自己出去历练的时候,在海的另一边听到看到的。
这也是她给自己打的补丁。
她对曹操说,自己父母死后,在东吴那些年,经常放一个跟自己长的很像的替身在府里待着,然后自己出去四处游走历练,还曾经坐船去过别的国家,见识了很多和中原不一样的东西。
这也多亏了原主从父母死后,再没有去过孙权府上一次。
平时就是在自己府里待着。
当时的那对母子也觉得不好面对这样的孙尚香吧 ,所以,两下里没有见面你,都是仆人来回传话。
当然,最主要的是,现在的孙尚香手下的人,都被用了忠心符。
那是她说什么就是什么。
包括她拿出来的高产粮食种子,那都是在外面游历时带回来的。
由于不想给自己的杀亲仇人用,所以到了现在才拿出来。
曹操很高兴。
日子一晃几个月过去了。
玉米成熟的季节到了。
孙尚香自己院墙外面的玉米都成熟后收起来了。
而大田里的玉米,她去看了几次。
估计亩产能达到两千五百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