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远稳稳地坐在驾驶座上,双手紧握方向盘,熟练地操控着那辆崭新而气派的红旗轿车,后排座位上赫然是已经成为中国纪检监察第一人的周老爷子。
车轮滚滚向前,沿着蜿蜒曲折的汤秦路疾驰而去。
这条道路起始于小汤山村的西边,宛如一条灵动的巨龙穿梭于山间田野。
车子驶过一片片繁茂的农田和错落有致的村落,首先经过了大汤山村。这里的房屋依山而建,古朴而宁静。
接着,后牛坊村出现在眼前,村里炊烟袅袅,孩童们在街头巷尾嬉笑玩耍。
继续前行,东庄村也渐渐映入眼帘。这个村庄规模稍大一些,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人们忙碌地来来往往。
最后,红旗轿车一路向北,朝着北京北山的方向挺进。
当车子终于抵达山脚时,一座神秘而威严的建筑赫然矗立在前方不远处。
这座建筑便是被知情人称为“中国第一监狱”的秦城监狱。尽管它至今仍然隐身于世人的视野之外,但关于它的种种传说却一直在民间流传不衰。
秦城监狱那厚重而高大的院墙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傲然矗立在大地之上。这院墙不仅厚实无比,而且高耸入云,给人一种难以逾越的压迫感。
墙头上,密密麻麻地拉着一排排鳞次栉比的电网,仿佛是一条条银色的巨龙蜿蜒盘旋,隐约闪烁着令人胆寒的电光。
刘远驾驶的车辆很快就驶入了这座高墙大院,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四座整齐排列的楼房。
这些楼房全部采用了三层的建筑结构,设计简洁大方却又不失威严庄重。
每幢楼房都自成一院,各自拥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院子前面,则是一块宽阔的空地,其面积之大犹如学校的操场一般。
这里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是囚犯们日常放风活动的场所。每当清晨和傍晚时分,囚犯们便会三三两两地来到这块空地上,或漫步散心,或锻炼身体,享受着难得的自由时光。
这座监狱中的每一座监室占地面积约 20 平方米,其宽敞程度令人惊讶,甚至比当下北京常见的普通出租房还要大出不少。
走进监室内部,可以看到各种先进的设备与电器一应俱全。角落里摆放着一台崭新的坐式马桶,方便犯人们日常使用;旁边则放置着一台功能齐全的洗衣机,让他们能够清洗自己的衣物。这些设施的存在,使得原本可能单调乏味的监禁生活多了一些便利。
监室那厚重的牢门由坚硬的铁皮严密地包裹着厚实的木门制成,给人一种坚不可摧的感觉。
门上还精心设计了一些小孔,这些小孔犹如一双双警惕的眼睛,时刻供站在门外的哨兵监视着室内的一举一动。
而在靠近天花板的位置,设有一扇不大不小的窗户。由于高度颇高,即便是身材高大的犯人,哪怕费劲心思踩上凳子,也难以触及到它。
不过,透过这扇被结实的铁栅栏牢牢防护住的窗户,犯人们还是能够偶尔瞥见天空中悠然飘过的洁白云朵,感受那份来自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运气好的时候,他们还能望见那炽热耀眼的太阳,温暖的阳光穿过铁栅栏的缝隙洒落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为了杜绝犯人可能出现行凶、自杀或是越狱等危险行为,监室内部所有带棱带角的物件都经过精心处理,被打磨得圆润光滑,以免成为他们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工具。不仅如此,任何具有潜在危险的物品,在这里也绝无踪迹可寻。
监室的高度大概有3.5 米,给人一种空旷而压抑的感觉。天花板正中央位置,安装着一盏功率仅为 15 瓦的灯泡。这盏灯泡外头罩着一层磨砂灯罩,使其散发出来的光线变得柔和且朦胧;此外,还有一道细密的铁丝网罩将其紧紧包裹起来,进一步确保了安全。
每当夜幕降临,室内便会被那黯淡的灯光所笼罩,整个空间弥漫着一种昏黄而神秘的氛围。然而,控制这唯一光源的开关并不在监室内,而是位于门外,牢牢掌握在负责看守的人员手中。
在后院区域,整齐地矗立着 6 幢监舍。这些牢房无一不是采用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展现出坚不可摧的特质。它们的面积大小不尽相同,从 5 平方米到 10 平方米之间各自有所差异。
秦城监狱自诞生之日起,就在行政管理方面直接隶属于公安部十三局,接受其严格监管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