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入市五年记

上篇本来是想写完入市五年记的故事,没想到在北京的三年工作,居然与股市有交集的还有六个人,也没想到还有那么多可以回忆的人和事,都是珍贵的记忆,不知觉的就写了出来,正好后两年写深圳的故事,刚好还有一轮牛熊转换,也不知道还记得多少,没有十几岁前的过目不忘的能力了,真正有那个能力的时候可能就是三年左右。

米云2008年毕业,2010年入市,2013年年中的第三季度离开北京,2012年初米云结婚,2013年年底生子,然后2013年第第四季度又出来深圳工作,然后就是长达十年与证券有关的工作,九年时间常驻券商总部信息技术部做IT运维,工作过的2家券商都是大券商,线下营业部好几百个,开户的客户都过了2000万户。

2013年第四季度是在公司总部进行培训学习,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然后才去券商现场做IT运维,前三年差不多就是测试和项目组运维方面,基本在UAT仿真的五六套环境,账户,集中交易,融资融券,订单系统和转融通账户,股转和基金系统都有相关的测试和项目运维支持,客户端前端和后台数据库都需要提供支持和测试。

随后七年就是纯后台数据库运维和开发的工作,大数据平台开发也有三年,在第一家券商上班的办公室有四十人,很多家券商都在证券通信公司办公,最近几年那个办公地点已经撤了,可能地盘太小,租金也贵,80平米不到,一年的租金就是2000万左右,可能进驻的所有券商就是为了去买一线服务,可以接入最快的下单通道,我服务的第二家证券公司有2400万客户,算第一梯队的十大券商,都没有在深圳通驻场租办公室,场地有限,当时也不记得有多少家券商进驻,也只在那里呆了三年。

平时办公室里的员工都会讨论股票,从业人员是不允许开户炒股的,抓到了会扣绩效,新入职的员工都会做尽职调查,上班报到期间三个月内会被要求完成所有股票账户销户。

证券行业是明文规定从业人员不允许炒股,但基本上发现大部分券商员工都会炒股,至少我呆过近十年的2家券商都是如此,他们会用家属的账户开户,在本券商或者其他券商开户。

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自己从事证券行业,不可能不玩股票,上到信息技术部老总,和下面的员工都会私下炒股,工作闲余时间会讨论股市的股票。

米云工作的公司当时有四个人服务那家券商,后来有两个人被服务券商的内部人员挖走了,两个同事先后跳槽到该公司入职,我们四个人,三男一女,只有一个男孩不炒股,我们另外三个人多少都会玩股票,两个男同事还加入了公司的RTX聊天群,平时上班聊工作或者股票。

2013年11月到2015年年底的那段时间,信息安全在证券行业还不是非常严格,尽管比一般公司都会严格,公司各种微信,QQ,和邮件都不会被监控,可以随便聊天,米云在那一两年时间可以随便畅聊股票和各种事情,群里一般20多人左右,有进有出,大部分同事都先后跳槽去了各大券商和银行工作,微信群还有保留,只不过三年以后就淡出了,基本上没有人在里面聊天,一旦离开同一家公司,大家各有各的事,就没有那么多共同的话题可以讨论了,也不能再像以前畅所欲言的开玩笑了,主要是经历了一轮牛熊转换。

2016年前的邮箱可以用腾讯的formail或者Outlook邮箱,邮件可以内外网发送,也不用VPN拨号,到2017年的时候,邮件外发要抄送上级领导,邮件外发权限被收回,公司邮件外网也不能正常使用了,上邮件需要VPN拨号上网才能看邮件,弄的大家基本三月看一次邮箱,还是为了清除邮箱数据,邮箱空间满了,就不能收到邮件,2016年应该是出了安全重大事件,影响了整个IT行业的信息安全 ,所有行业都比较重视信息安全,听说是华为那边的信息安全出了问题,网络安全从此越来越严格,办公电脑不能安装qq和微信,哪怕绿色免安装版也不允许,只能用证券公司自己的聊天工具,我工作的两家券商都有自己的聊天工具,只不过证券行业习惯了QQ和微信交流工具,其他聊天工具不流畅。

2014年年中的时候,米云由年初的一万资产左右,上涨到两三万左右了,具体数字记不清了,因为米云持仓两大重仓股一重和北车翻了三四倍,北车是1.8元左右的成本,大概1500股左右,持仓了三四年左右,接近三千左右市值的重仓,到了七八元左右,南北车合并重组谣言的第一阶段,单个股票的市值就超过了前三四年的总资产,虽然后面没有等到40元以上出局,等到25元就提早出局了,多少有点遗憾,为佣金收费高,赌气开了华泰账户,全部资金仓促转到华泰去交易,2015年5000多点最高峰接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另外一只持仓票两元成本以下的一重也是1000多股也到了六元左右,半个月连拉了七八个一字涨停板,两千的市值,半个月也到了一万左右了,当时群里十几人只有一个同事跟米云做一重,另外几个中途下车,忍不住,刚下车就拉了七八个一字涨停板,跟米云的那个同事也出局走了,可能三元左右进,六元出,也赚了一倍多了,米云硬是从两元以下的成本拿到最高20多元才全部清仓出局。

一重在2016年从20多元跌到十元左右的时候又进去半山腰抄底,一直套到现在,也有8个年头了,那个第一个账户也只留了一重一只票,千三的佣金十年没变,米云也当了十年的僵尸号不动,到近三年两次降佣金后,才重新把米云的第一个开户的账户玩起来,情怀持股,舍不得丢,毕竟是米云的第一个户,也是发家的账户,有纪念意义,尽管后面多任客户经理劝米云销户,重新开低佣金新账户,老户不要了,米云也不理会,不为所动,坚持了整整十年,才把千三佣金申请到万八收费,反正也没感觉,后来又三年后,客户经理主动联系米云下调到最低万一以下的佣金。

米云入市前四年的不过万元资产的账户,除了两大重仓一重和北车占了5000元左右市值,还有其他几只票,2010年到2014年间,还持仓过科达机电,东方通信,深成指B基金,锦江投资,这些票都先后卖掉了,除了东方通信套了两年时间,其他的都是赚钱出局的,鸿基等票就赚几十块,还不够当时的手续费,其它几只票都赚了1000元以上,才能换成对剩下的持仓票的补仓和加仓操作。

总之一句话,米云入市的前五年奉行的就是盈利出局,不能亏损,哪怕套三五年和十年,反正就那么一点资金,经不起亏损,虽然大多数票买进去的时候可能套了几个月,长的也就三四年,最后的结局还是好的,在牛市启动前,就把一万不到的总资产发展到三四万左右,当时也没有详细统计,又要换券商,当时全程都是电脑交易,也没有想过盈亏数据,就是当副业,当个爱好而已,没有想过加大投入,反而转出盈利的五万左右资金,拿出来贴补家用。

到2015年年末才用上智能手机,整个牛市期间都没用上智能手机,这就是养家的无奈,穷的要死,除了一点三餐的生活费,全部工资奖金上交一分钱不留给自己,小孩要喝奶粉,没办法,我家小孩的奶粉从两岁喝到六七岁,两岁前是母乳。

年少成家就是这样,米云身上基本不留一分钱,除了吃饭的钱,还好当时无心炒股,没有加大投入,也没有资金能投入,2016年的时候就算盈利腰斩,不过是把多赚的五六万利润又全部交回了市场而已,也没有想过清仓,当时只是把炒股当爱好,从来没有想过要炒股养家,当个职业股民。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