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还省了一个流程。
基本框架搭好后,新的车间就定在了酷奇建设。
这一次的车间自然就是钻到了地下,为了防风,顶棚全部用了建标准大棚的玻璃。一溜圆形玻璃又能采光,又紧扣地面,车间建在地下也十分安全。也是怕了,包括原料间成品车间都建在了地下,俨然一座地下生产城。
一个生产车间,需要七八个成品间,七八个辅助间,都建在了地下,工程是相当大的。但赵小同根本不在乎这点投资。
新产品投产前的各种问题多,出品速度慢。机器人厂家和喷涂厂家的工程师住了一星期才调试好。
而建筑队全部按新规划,又建了三千套宿舍,地下三层的,第4层在地上,用玻璃罩罩顶,因为这个结构里面,留下了房屋的间距,这一次设计的房屋之间都预留了扣顶的空间。
因此相对来说地下三层的空间都比地上的空间增大,而地上一层的反而减少了,扣顶玻璃不可能直接扣,因为还要做防水的基础,扣顶前有一米左右的玻砖做基础。
而第4层实际上成了车库和储物空间。
厨房等都转移到了地下室,但全息技术就是将外面的任何影像都映射到了每一层,住下面的人是无任何不适感的。
经过反复试车,新产品,第1批圆形吸能板,在酷奇这个地方投产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安装队员目前要先做好地面上的基础,然后在机器吊装下,十几人合力护着把十二块玻璃,让他们对到中心一个点上后,把玻璃调成无缝的即可。
可以这样说,基础做好,上千人一上午就可以安装1万个玻璃房了。熟练工干工作就很麻溜。
这种房的真的可以在下面可以住人的,而且野营味道太足了,夏天下面好凉快,而冬天即便有满天的雪,下面也不冷,因为玻璃又将冷隔到了外面。
当然目前只能叫做吸能房了,不住人安装后接上电池的连接线做好排水的系统,整个工程就完工了。
新建车间机器人用的多,玻璃喷涂的进度也快,每天一个班即可喷涂几万块,够安装1万个吸能房。
每天1万吸能房就等于过去的12万个吸能板,延迟三天以后,所产的电已足以支撑玻璃厂的运转。
规划两个大型车间生产玻璃和玻砖,只要是个配套的,生产线之所以大型,因为玻璃大,而且这个地方以后只生产大型玻璃或更大型的玻璃,以建造吸能房子和防风宿舍。
就这样经过三个月的规划设计,生产试车。实践再试车。玻璃厂已能正式投产。
玻璃厂生产的速度也是因为机器人的全面介入而加快了生产速度,提高了质量。目前,酷奇这儿生产的玻璃已能供上安装队的需求了。不需要从洪荒聚能调了。运输玻璃最好路程短。德旺也是这样考虑的。
而玻璃厂还兼顾着宿舍的更大型玻璃片生产,这个也要求用吸能膜喷涂了,一方面不浪费地方,另一方面也有隔热防晒隔绝空气的作用,还有一个重要的是大房子产生的电量也大,每天可产生600度以上的电。普通家庭都用不了。它的好处还有遇到飓风会纹丝不动,定在那儿的。
因为这种玻璃也只生产3000套,针对它的喷涂速度,没有可使用的喷涂机,而是人工进行了喷涂,没想到的是的效果却得到了加强,储电密度更得到了一个电压的提升,当然这样干确实浪费原料,不提倡。
而刘桐考虑的是如果在新鸿东戈进行房屋改造的话,是不是都要用这种大玻璃,如果是要不要另外建一个生产车间的。
不管建不建,都让罗成做个准备吧。
没想到的是以后真的用上了,只是生产车间没有建在酷奇。
三个月以来这五洲也没闲着,贫困人员统计上报工作,然后鸿东戈派人来核实。
有300多万的贫困人口,已领了近6亿的补助,人们皆大欢喜。
不过伯尼斯仍沿用着老一套,让同心盟的人上门先鼓动什么优先发展,优先改造房屋等等,引的一众人加入了同心盟。
同心盟成员在贫困人口和工薪阶层中的活动,丝毫没有引起艾美科的复兴盟和社会盟的警惕。为什么?因为他们眼里就没这些人。
值得提一嘴的是艾美科和鸿东戈,原本就是一个大国家,只是后来分开了,艾美科和鸿东戈分家另过,还打过一战,那又如何,家是分定了,所以两个国家政体一样的党派社会组织的名称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