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知青10

“第二是谁啊?”长安接着问道。

知青点里面大多数人都去了,不知道谁更厉害。

王茹稍稍收敛了一下激动的心情,回答道:“是王卫景和陈永红并列。他俩可厉害了,一个语文的分特别高,另一个则是数学出众。我跟他们相比就只差了那么一分。”

就在两人兴高采烈地交谈之际,突然传来一声重重的摔门声,惊的俩皆是一愣。

长安与王茹面面相觑,稍作停顿后便继续说起话来。

此时,陈永红阴沉着脸走进屋里,看到房间内正惊讶望着他的杨兰。

她压低声音,有些不甘地嘟囔道:“王茹当上老师了。”

杨兰见状,连忙走上前去轻声安慰道:“我听说别的地方知青也能参与招工,说不准哪天也让咱们赶上这好事了呢。”

她可是知道这些天陈永红都在看书,说不定是早就知道了这事,可自己也就能干力气活,看书都头疼,更别提教书了。

然而,陈永红却依旧无精打采地回应道:“哼,那种好事情哪里轮得到我们这些外来户啊,肯定是先紧着本地人。”

自己搞那么一出,真是白费力气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也是没想到出题不可着往难处出,出的题愣细致。

一个月后的一天。

“霍云镜,有你的信。”长安满脸笑容地从邮差手中接过信件。正当她准备退出人群后。

邮差又开口说道:“对了,你还有个包裹放在公社那边呢。”

说完,邮差便继续忙碌地分发着其他人的信件

各个大队的知青数量逐渐增多,邮差送信的频率比以往高了许多。

长安回到屋里面才打开信,除了信纸外,里面还夹杂着两张五块钱。把钱放到一边后,仔细看起了里面的内容。

长安拿着信快步走进屋里,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只见除了信纸之外,里面竟然还整齐地夹着两张崭新的五元钞票。

先将钱轻轻地放在一旁,然后聚精会神地阅读起信中的内容。

原来,大姐在上个月已经嫁人了,这十块钱是她和大哥一起凑出来寄给他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家人对她的关心与牵挂。看完这些文字,长安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包裹里面是霍母做的棉袄和棉裤,特意找人淘换的棉花,下乡前带过了怕不够暖和。

信纸最后歪歪斜斜地写着家里弟弟妹妹们简短的问候话语。

不管未来如何,起码现在还是一家人,毕竟谁也没想到得走乡下呆上十年。

长安看过信后,也拿起笔来写上回信,在信中极力劝说家人不要再给自己寄钱了,表示在这里生活虽然艰苦一些,但起码能够填饱肚子。

随后,又详细描述了向阳大队周围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淳朴善良的村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让亲人们放心。

算一算,都下乡三个月了。

“顾锋,你要去找老乡换东西寄回去吗?”长安看着在院子里面劈柴的顾锋招呼道,她刚看到寄过来的信里面也有顾锋的。

至于王茹在上个月当上老师后就往家里写信回去了。

而此刻,顾锋听到长安的询问,停下手中的活儿,直起身子回应道:“去,我也寄回去些干货。”

说罢,他利落地将手里面的工具和劈好的柴火收拾妥当。

榛子、木耳、香菇……

一旁的李大娘瞧见两人正专注地查看那些木耳,她就稀罕这些知青来,能有个进项。

悄悄凑过来压低声音问道:“你们要不要野山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