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回荡在整个朝堂之上,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威压,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那些原本还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的朝臣们,此刻都不约而同地闭上了嘴巴。

温清远作为当朝丞相,不惧景文帝散发出的威压,只觉心头一松,皇上终于还是松口了,忙抬起头来,与景文帝对视“臣以为,三皇子文韬武略、心怀天下,当得起储君之位。”

“且自太子......,三皇子也可以算得上立长了,规矩上也说得过去”温清远大着胆子向景文帝谏言,这句话明摆着是说太子死了,三皇子就是皇上的长子了。话落,温清远看了看景文帝的脸色,见并未发火心里才稍作放心。

谁都知道太子时日无多,只是没有人在明面上直接说出来,丞相不愧为丞相,真是胆大。

有丞相带头,众人胆子也都大了起来,纷纷开始附和,赞美三皇子仁厚大度,品行端正等等......

而主张五皇子一派的发声,以兵部尚书为首。

“皇上,臣以为五皇子为人深明大义,聪慧过人,品德高尚,可当储君。”

不过附和兵部尚书的人倒是没有三皇子那么多。

可见整个朝堂大半官员都支持立三皇子为储,景文帝就这样眼睁睁看着两派的人争来争去,并未出言喝止。

他的眸色渐深,眼睛扫过朝堂,最后落在了三皇子的头上

“楚潇,荆州水患一事,你且先去处理。”

又对工部尚书说道:

“徐爱卿,你在工部挑两个人跟随三皇子前去处理水患一事。”

“臣领命。”工部尚书也在刚才恳求景文帝立三皇子为储的队伍里,此时还在跪着并未起身,有些摸不清头脑的拱手回应着景文帝。

三皇子也有些诧异,都到这个时候了,父皇为何还把太子之位捏死在姬宸琰身上,他当真那么中意皇兄吗,自己到底哪里比不上那个打小就要死不活的病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