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陈仲闲言过重关(4)

乾心论道 客笑而还 1202 字 2天前

“好!徐伟长此去,北海学宫之事便无大碍,然公甫因之声名受损,孤甚惜之,大珰可有两全之法?”

桓志转去了内殿更衣之后,穿戴整齐,重新来至殿前落座。

殿内的狼藉景象已然不见。

同时不见的还有一名内侍,郭况报上了失手打碎重器的罪名,桓志根本不曾在意。

他在意的是,眼下有什么人选,可以取谢弼而代之。

郭况做出沉思状,他自己的囊里没有人啊!

这就是根基浅薄的困窘。

推荐其他人,又不甘心。

“主公,眼下许氏未定,北海已空,谢公甫若去,恐怕非感应之上大修士,不得稳压阵脚,毕竟昭明那里……”

郭况决定谁也不推荐,还是维持现状更好!

当初之所以让谢弼入北海,目的不就是为了防止孔劭坐大吗?

相比谢弼,孔劭一直都是桓志更为忌惮之人。

如今虽说谢弼不稳,看起来可以考虑从其手中,将北海郡收归桓志直管,但桓志手下也缺乏大修士,一旦北海郡彻底空虚下来,相邻的昭明郡那里,难免暗中伸手。

桓志被提醒,皱着眉头,眼珠连连转动。

好一会儿。

桓志忽然道:“孤若召仙门太守孔蘩露入朝,拔为舍人,何如?”

仙门太守孔蘩露?

郭况知道自从前次上奏,这人便被桓志记在心上了。

但只有一点,孔蘩露一直未能突破感应。

不是大修士,且没有孔氏的全力支持,做到一郡太守就是极限了。

像谢弼、孔劭那样的人不愿意入朝而只做郡太守,为的是一地实利。

像孔蘩露这样的,则是实力不足,入朝了也没有更高的官职可以给他。

至于桓志提出的“舍人”,自中古时便有此职,一开始主要是卿大夫与诸侯身边亲信之人充任,掌管内务钱粮之类,后来则渐渐与幕宾、门客相仿。

这种官职,由君主亲自任命,算不上位高,但是足以表露君主的赏识,说提拔,也不算错。

桓志有意培养孔蘩露,然后用他取代谢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