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孔盛斋送别秋风时(3)

乾心论道 客笑而还 1272 字 5天前

不过送来的时候,陈仲已经开始闭关炼器,所以信物就一直暂由许靖保管。

信物是由一种不知材质,洁白光滑,堪比上等白玉,只是并无润泽的硬质方片制成。

片上刻着一个很像是上古文字的字。

字的左侧似是一个张大嘴巴的人,这个人的右手握着一个下圆上窄的工具,工具下方则是一个形似“捣臼”的字形。

陈仲将信物接过。

说实话,如果不是陈仲曾与许慎相遇,跟着学了不少古时的文字、语言,恐怕真就把这个字当做上古文字了。

事实上,这是许慎仿照上古字形,根据一些零星发现而自造的文字——许。

许慎说,上古之时,许字本是形容民众劳动时发出的声音。

上古之民因为皆识大道玄妙,故而造字亦俱威能,真正的上古“许”字若以书符之法写出来,便是一枚可以施展宏大声音的符箓。

许慎仿造的“许”字,也有此能为。

只可惜仅仅是声音大,这未免太过于无用,就连许慎自己,除去钻研所需,也很少去运用他造的字,毕竟他也只是一名当世的大修士,修为境界有限,造出的字,大抵都与“许”字类似。

“平舆许氏、带方许氏,皆与召陵许氏同宗?”

陈仲不由发问。

许慎是炎州道召陵郡人。

带方郡许苌用这样一件东西做信物,与长州道平舆郡许氏联络,他们之间十有八九渊源极深。

许靖见陈仲看了那信物上的文字,没有问是什么字,反而直接问起三郡许氏的渊源,不由得心中惊讶,当初就连襄公矩第一次见这“许”字,也曾问过来历的!

毕竟,上古文字离奇湮灭,而中古以来流传后世的种种文字,虽说都有上古文字的传承在其中,但不可否认的是,后世的所有文字都不具备上古文字的玄妙了。

唯有许慎所造,极似上古。

修士见到这些字,不惊喜的几乎没有。

除非他们是早就知道内情。

许靖想起来了,檀德台上,襄公矩曾说过,陈仲随许叔重学文字。

叔重,正是许慎的字。

许靖再不敢在陈仲面前动什么小心思了,许慎可是召陵许氏数百年来最为杰出之人,虽说他一心求道,不理俗务,但他若发话,想必召陵许氏绝对言听计从。

而长州道的平舆许氏和蓬莱道洲的带方许氏,则都只是由召陵许氏分宗出来的小宗,在大宗面前,他们完全没有资格造次。

陈仲与许慎友善……

这边许靖老老实实回答了问题。

陈仲微微点头,怪不得许苌那么有信心,只需要把许靖送出蓬莱,那些觊觎带方的门阀就必定会另寻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