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羡遗风许氏谋计(3)

乾心论道 客笑而还 1278 字 2天前

许靖指向方广,大声疾呼。

杨凤闻言皱眉,莫非有什么他不知道的内情?

方广面对指责,并无愧疚之色,对陈仲拱手道:“陈公大名如雷贯耳,晚辈有幸亲见陈公,不忍卒走耳,既已将姓字通报,本当离去,奈何不可平白受此‘忘恩负义’之污。”

听他如此说,陈仲不由暗暗点头,不愧是成就了锁精禁漏之境,此后还突破了感应一关的天才人物。

听他这话里的意思,他要想走,这儿没人能拦住他,所以留下只是为了对一向受他仰慕的陈仲通报姓名,通报完了再走。

这人,自信到没边儿了。

但他确实有资格自信。

陈仲成就锁精禁漏之境,再突破感应时,已经八十有二。

而方广呢?

观他当下诸气抟炼之象,恐怕不过二十上下!

就着他这份儿自信,陈仲甚至真的起了那么一丝与他试试身手的兴趣。

“哦,我可听你辩白。此处生有杨玄成,沧海之高士;亡有不羡馆,蓬莱之英魂。若有欺谎之言,不为天心人意所容。”

陈仲对着杨凤、不羡学馆残迹分别拱手施礼。

方广早先就是在不羡学馆残迹间等待杨凤和许靖,做为临蚕郡人,他对不羡学馆和那些学馆为了保卫临蚕,保卫蓬莱而牺牲的先辈,自是极为崇敬。

当下,方广指天起誓:“先烈在上,我方广若有一句虚言,便叫我永世不见天日!”

起誓罢。

方广便说起他与许季山之间的故事。

原来许季山向来有仁善之称,上任临蚕郡后,郡府小吏根本不惧许季山威严,或者说许季山本也就没什么威严,他一向是以仁德感化治下的。

于是临蚕郡吏员普遍肆无忌惮,仗着临蚕郡因学风浓厚而导致的门阀不兴,郡中薄有家产,但财力势力皆只寻常的寒门素户数量众多的环境,私底下不断坑害良家,侵吞财物。

这事,全郡都知道,只瞒着许季山一人。

事实上,许季山也并非全不知道,但就算是有人到他那里告发,他查实之后,也是找那些小吏谈心,然后放他们回家休假,什么时候深刻认识到错误了,什么时候重新当值。

这算什么惩罚?

又有哪个吏员害怕?

也幸而许季山身为儒家大修士,他对人讲道理,被讲道理的人修为不及他,回家之后确确实实是要反省的,毕竟儒家以言动人的本领,在檀德台上两位舍家大修士出手之前,堪称天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