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王承先面折舍纳兰(1)

乾心论道 客笑而还 1279 字 2天前

古檀树下。

桓志好似方才睡醒,没有听到高获、杨凤代许季山认输一般。

指着仍在“叽里咕噜”的舍磨腾,侧耳问郭况。

“舍生所言,谁能释之?”

郭况面露难色,恰到好处地演绎出,他也只是粗通聚窟道洲土语,听不懂太过高深内容的模样。

如此,恰可帮助桓志,完美展露出他们与舍家二人并不熟悉的状态:“这……奴婢无能!”

桓志目中满意之色悄然闪过。

舍家二人东渡蓬莱,第一时间就找上了他,而那时充当翻译的,正是郭况!

郭氏在后汉时,便为显宦,在雒都,与受赐白驹寺的舍家大修士交游频繁,郭况后来又是魏武亲信,凭借通晓聚窟道洲土语,替魏武处理了很多有关事项。

桓志身边,最精通聚窟道洲土语的就是此人!

会的多是优点。

但懂得什么时候该会,什么时候该不会,才是更大的优点。

桓志当即宏声向檀德台上众人发问:“舍家二先生东渡,我蓬莱可有博学之士,能为众人译释舍家妙义?”

此言一出,檀德台上更加骚乱。

士人们早就为舍磨腾的咄咄逼人所激怒,再加上他一直在用他自己的土语,谁也不知道他说了些什么。

此时桓志一问。

士人们愈加纷乱,想要找出一个懂得聚窟道洲土语的人来。

北侧席上。

孔劭施施然起身,先是与周围众人拱手,随即便向大檀树下的桓志施礼道:“臣孔劭不才,愿为君上、诸同道试译一二。”

桓志当即应允。

“聚窟道洲之人,自称婆勒,一千六百年前有圣贤出,曰舍子。”

孔劭不紧不慢,介绍起了舍家来历。

檀德台上,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听了孔劭的介绍,不由得纷纷赞叹点头。

原来聚窟道洲那样一个偏远之地,也有如此学问!

“舍子发愿佑众世人,于扶提树下证得衡萨阿竭阿罗诃之境,可比我辈真人。”

真人,即指仙人,通常真、仙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