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正商议间,又有士兵来报,孙权派鲁肃前来,说是要商讨战后事宜。林小羽和诸葛亮对视一眼,知道该来的还是来了。
鲁肃上船后,寒暄几句,便直奔主题:“林将军,此次赤壁之战,我东吴将士死伤无数,全为破曹大业。如今曹操败退,荆州理应归还我东吴,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林小羽不慌不忙,微笑道:“子敬兄,荆州之事,我与刘皇叔自然心中有数。只是如今刘皇叔尚无立足之地,还望东吴能念在孙刘联盟的份上,暂借荆州,待皇叔有了安身之所,必定归还。”
鲁肃面露难色:“林将军,此事我也难做主张,我家主公和周都督对此事极为看重,恐怕……”
这时,诸葛亮开口道:“子敬,你乃忠厚之人,当知我主刘备仁义之名。此次暂借荆州,实出无奈。若东吴此时逼还荆州,恐怕会寒了天下人的心,也不利于孙刘联盟的稳固。”
鲁肃听后,陷入沉思。他深知孙刘联盟的重要性,若因荆州之事闹僵,曹操必定会卷土重来。良久,他长叹一声:“罢了罢了,我回去后定会向主公和周都督如实禀报,还望你们能早日兑现承诺。”
送走鲁肃后,林小羽知道,荆州暂时保住了,但危机并未解除。他必须加快新政的推行,提升刘备军的实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小羽和诸葛亮分工合作。诸葛亮负责处理军政事务,协调各方关系;林小羽则全身心投入到新政的实施中。他带领士兵和百姓,在荆州各地兴修水利,挖掘沟渠,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同时,他还从现代记忆中提取一些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传授给农民,鼓励他们种植高产作物。
为了招募贤才,林小羽在荆州各地张贴榜文,广纳天下有识之士。一时间,荆州城人才汇聚,许多寒门子弟和落魄文人纷纷前来投奔。林小羽亲自面试,根据他们的才能安排合适的职位,一时间,刘备军内部充满了活力。
然而,新政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一些荆州本地的世家大族,对林小羽的政策极为不满。他们担心新政会损害自己的利益,暗中联合起来抵制。其中,以蔡氏家族为首,蔡瑁虽在赤壁之战中已死,但蔡家在荆州根基深厚,势力庞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日,蔡家的家主蔡勋带着一群家丁,气势汹汹地来到林小羽的府邸,要求他停止新政。
“林将军,你这新政,强行征调我家佃户去修水利,还推广什么新的种植之法,这不是瞎折腾吗?我蔡家在荆州数代,从没听过这样的事!”蔡勋满脸怒容。
林小羽神色平静,耐心解释道:“蔡公,新政的推行,是为了荆州百姓的福祉,也是为了增强我军实力,抵御外敌。兴修水利,能让农田丰收,百姓富足;新的种植技术,能提高粮食产量,这对荆州百利而无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