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进来吧。” 嬴长夜的声音依然清冷

最近九个帝国的使者和密探过于嚣张,竟光明正大地闯入咸阳城。还有部分人悄悄渗入夷陵城中,却装作不知情,殊不知这些行动早在公子的算计之中。

能成为公子身边的重要人物,实力自然非同小可。更何况这位公子乃是秦国的嫡长子、未来的储君,绝不是弱不禁风、不懂数典忘宗的绣花枕头。传出去岂不让人笑话,公子什么都不清楚又不懂,那王位怎能轻易相授呢?

即使那位对公子有着深厚的爱与愧疚,但国家大事毕竟涉及后人大秦江山的根本利益,公子要是没有实际领导能力,断然无法继承此地位。

而从各方面情况来看,坊间传言陛下可能因当年灭六国的事心怀愧疚。依陛下的雄心,的确可能会做出如此决策。其他几个公子要么显得品性不良,尤其是胡亥,视人命如草芥,满身戾气……虽然兵法武略精通,但更多是被人 ** 的结果。扶苏公子,说到底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真要让他掌权,或许真会对大秦产生巨大危机!

而在公子未归之前,虽然身为太子,但实际上并未正式册封为太子,只是暂时住在东宫中;一旦公子回来便立即被搬离寝宫。至于其他公子,连向陛下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有何等的壮志雄心?

想必选择公子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擅长隐藏自己的弱点,更重要的是年少时期对公子的喜爱从未减退,或许后来还掺杂了一些愧疚感。

公子的兄弟中有一位特别善良,并非所有公子都唯唯诺诺或轻易被人 ** 。 "公子是否要反击?"

项燕清楚知道这个问题有些多余,但他想知道公子的反击究竟会到何种程度。公子的眼神似乎是要给某人一份“贺礼”,“依你所言,随后将礼物准备好。”

嬴长夜冷淡地瞥了项燕一眼,他对对方的心思了如指掌。主仆二人关系融洽自不必说,即便从项燕幸灾乐祸的表情也能推测出他在想什么。接到命令后,项燕立刻去办理,心里暗暗欢喜不已。

然而他也感慨万千,如果不是当初公子看在他有些用处而救他回来,且不计前嫌带在身边,他恐怕早已不在世上。而且能亲眼见证那位真正的嘴脸是多么丑陋。

看着那位一手促成的儒家圣地——桑海之城小贤圣庄的大火燃烧三日三夜……他认为这些人是咎由自取,若非为了个人私利,也不会导致天下动荡。虽然大秦帝国初期的一些政策看似残酷,如修建长城和大运河,但这都是为了让后世更加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