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若是真是夷陵,自己又该如何应对?

大秦境内唯有嬴政身边的剑圣盖聂有此实力。而在诸子百家中,墨子、孟子和荀子等人都是杰出代表;之后便是天宗晓梦这样的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以及儒家的韩非与张良等人。还有年纪不满二十的项少羽,以及拥有真龙天子加护的刘季……

但这些人都不应有能力引发如此磅礴浩瀚的气息。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夷陵!

显然夷陵是最有可能的。

孔子不由得感到一丝不安,若是真是夷陵,自己又该如何应对?

之前探查过夷陵的实力,那时他就感受到了其主人与自己不相上下的精神境界,可想而知这是一个不好惹的存在。如果夷陵再诞生一位圣人,将会使其势力大增,这对自己的反秦之路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障碍,甚至成为无法逾越的鸿沟。

况且,夷陵本身已经拥有极为强大的精神领袖,再来一个圣人的话,他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虽然这位是新生的圣人,但假如给予足够的成长空间,未来的后果将不堪设想。这种情况下,对孔子而言无疑是灾难性的打击。

若不是夷陵,则仅剩下最后一种可能是巧合突破而已,这样的话大家都好说。不过,这也只是孔子安慰自己的话而已。

他既不愿看到夷陵多一位圣人,更不愿意再见到一位能威胁自己的圣人长期存在。他知道圣人之路的艰辛无比。

无人指导时要自行领悟圣人境界简直是天方夜谭,稍微差之毫厘便可能烟消云散于天地之间……

数百年来春秋纷争,无数英杰崛起后陨落,最终仅有孔子一人得到了圣人之位。除了天赋异禀外,他还非常刻苦勤奋,对于未能参与的研究也会静心探索,绝不急功近利。即便有古代典籍流传下来,多半也是残缺不全的版本……

在这段文字中,原文的意思用不同表达方式重新整理如下:

这部着作内容复杂且充满哲理,晦涩难懂,但他始终专注于研究,甚至废寝忘食。然而,在一次关键的参悟中他差点犯错,幸好及时变通并加以调整,最终才避免了严重后果。回顾春秋年间,那些有志之士虽然全心钻研此道,可大都卡在“陆地神仙”境界,结果并不理想。

因此,天赋和机遇与潜心修炼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小圣贤庄,颜路与伏念两位领袖带领数千义军归队,他们曾投身反秦运动,奔走各地,召集支持者共商讨伐秦国之事,讨论修建长城和苛刻征用劳工等话题。很多百姓自愿加入义军对抗秦朝的残暴统治,部分富商亦资助义军,供应武器、粮食及衣物等必需品。一时间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众人坚信将很快结束秦国的 ** ,甚至计划直捣黄龙,攻占咸阳,砍下嬴政的人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同时他们也接到一些令人不安的情报,比如胡亥的大军与项少羽的部队相继惨败,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其中还有不少夷陵军的身影,他们的铁蹄使战局雪上加霜。这夷陵军如同一支未知的利箭,其来历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如今刘季已成为他们最后的希望,传说中有真龙天子加持之人必将登基称帝。况且刘季拥有大批精英部下和强大后援。尽管他的军队已经两倍于大秦士兵数量,但颜路与伏念仍忧心忡忡,担忧如果刘季也失败了,大秦将展开大规模报复,到那时桑海城必成死地,百姓生计也将化为乌有。

此刻两人陷入深深的忧虑和自我怀疑:反对大秦帝国的选择是否明智?毕竟自古以来修筑万里长城、开发河流运河,秦朝的重压让黎民百姓痛不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