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口中带着疲惫,从床上起身趿拉着鞋问道。
“有关通往北疆的大道修建。”
扶苏一脸认真地解释道:“三年前,皇父为了保障北军的粮草供应,下令开筑一条直达边关要塞的大道。工程力求最短路线、最快的运输速度,因此难度巨大。”
“遗憾的是,皇父与蒙恬将军都低估了这一挑战。”他惋惜地说,“直到现在,这条直通边疆的大路仍然未能全线完工,部分地段狭窄难行,无法支持大范围粮草运输,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
“皇父虽没有怪罪,但我知蒙将军一直挂心于此,难以安心。” 子淳笑着安慰:“殿下不必忧虑,硝石已送达,雷火工坊一旦建成运作起来,日产量会提升数十倍。”
“纵是崇山峻岭在前方,也会为您一齐炸平。”
“万斤不够用,就加十万斤;十万不够用,便是一百万斤。”
“移山填海,对本匠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
扶苏惊得呆滞当场,震撼于他的豪言壮语。“先生此言真的能做到?”
“后世人常用水晶粉 ** 开山铺路,连建水库灭火也不在话下,这些手段对我们而言早已司空见惯。” 子淳大大咧咧地回应。
“臣自然相信先生。”扶苏疑惑:“但所谓水晶……水晶究竟是何物呢?”
这话题显然让两人略感尴尬,干脆转移视线继续探讨修建问题,并乘坐马车前往最近的施工段考察。
另一边,在寒冬料峭的山道上,一支满载战俘的车队正朝着咸阳方向缓缓移动。
伊稚斜戴着镣铐站立着,听着下属凄惨的呼号,心中悲痛万分。原本祭司说此役能带回国充足的粮食和人质帮助度过冬荒,却以失败告终。他身为部落英雄竟被区区秦兵用计抓获。
当看到那些士兵饮水传瓶的景象,才意识到被耍了。可事已至此,还能怎样呢?
只盼家里的亲人靠现有的物资捱过这寒冬罢了。忽然队伍转角遇到来了一队华美马车。
押运的士卒首领见到后慌忙下跪禀报:“见过太子殿下!”
“免礼。”
“您认出我来了?”
子淳曾经监军北地多年,不少人都见过。
“小将记得在军帐时有幸见过太子。”
屯长显得异常激动。而太子则转向身后询问是否为匈奴囚徒。士兵领命高喊:“请让道给殿下先行。”
然而,同行的工匠已经兴奋地跳下车寻找可用的材料。
“你们有公务待办先过去吧。”
子淳连忙说道。但是那个人仍旧东张西望仔细挑选,仿佛集市购物一般。
“秦国大人在哪?你敢与我一较高低吗?”
伊稚斜试图挑战面前的人物,周围部族纷纷抬起头表示关注。子淳制止他不要轻举妄动,同时嘲讽地回击:
“你以为自己是什么角色配和殿下动手?”
伊稚斜愤怒不已,称自己是草原上万里挑一勇士,问对方来历。
“我是负责一些小事杂务的小士兵。”
工匠的回答引发了更多讥笑。子淳见势劝止争斗,不想再继续这类口舌之战。
“无需理会他的话。”
“战败投降的人还想讲条件?”子淳温和却又带有几分讽刺的意味说着。
“今日我非得与他争个高下不可。”
李云扯着嗓子喊道:“站住,胡人首领!吾乃秦朝雷火司副使李云,位列上卿。”
“你不过是个小小的匈奴领袖,与我切磋一番,岂不是玷污了我的身份?”伊稚斜猛地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