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山君酒

“对了,他二舅,你去把老爷子以前藏的那个宝贝酒拿出来啊,小张先生这个情况,多多少少有点受影响,那个酒,可是专门治这个毛病的。”阿鑫老爹冲着二舅说道。

“不用了,叔,我这可能就是出汗的时候吹风了,没大事儿,睡一宿就好了。”我连忙摆手。

“你就听我的吧,小张先生,咱都不是外人,所以我跟你说,我老丈人生前的时候,是老猎户。”阿鑫老爹一边催着二舅去拿酒,一边跟我讲起了他老丈人以前的事儿。

二舅出了屋子,再外面过了好一会儿,才抱着一个满是灰尘的酒坛子回来。

这酒坛子不算大,但是看样子也能装个十斤八斤的酒,坛子应该曾经是黑色上漆的酒坛,但是因为年头太久,上面的黑漆已经颜色褪尽,并且仔细看去,有些地方还有细细的裂痕,但是都焗了钉,这手艺现在可几乎都失传了,看样子,这个坛子的年份不小。

坛口用一个塑料布盖着,里面还垫着一层红色的酒布,但是因为时间太久,那红色已经褪色成了微微发白的样子。二舅解开系紧封口的麻绳,拿下两层封布,顿时,一团浓烈的酒气和已经有形有质的一团阳气从坛口飘了出来。

这是?

“好东西啊,这可是,来,倒上倒上。”阿鑫老爹亲手给我倒了一杯。

我端起杯子,把鼻子凑了上去轻轻的嗅了一下,顿时,一股阳气直冲我的天灵盖,腿上的寒意瞬间就减轻了不少,

”叔,这酒,您给讲讲呗。“我没敢大口喝,只小口抿了一口,顿时感觉浑身血流速度顿时快了一倍,并且一股阳气从嘴巴瞬间流进喉咙,这股阳气霸道异常,进入我的身体之初横冲直撞,片刻之后似乎是找到了目标一般,直接冲着受伤的小腿冲去。

”这叫山君酒,说起来,还是阿鑫他姥爷留下的。“阿鑫老爹给自己和二舅也都倒了半杯山君酒,开始讲起了阿鑫姥爷的故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阿鑫全家都是土生土长的东北山里人,不同于清末闯关东的移民之处在于,土生土长的东北人除了种田之外,大多数都有着一些家传的本事,比如阿鑫家就是几辈子的老猎户,家传了看山寻兽打猎的本事。

阿鑫的姥爷从小也是跟着父亲和大伯一起跑山,那会儿的跑山分几种,打猎、挖参、选矿、挖山货,而阿鑫家祖传的就是选矿和打猎的本事。

东北山上都是宝,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但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是,动物、人参和山珍山货,很少人清楚,东北的深山上有着数不胜数的小型金矿和宝石矿脉。

这些矿脉虽然埋藏的都不是非常多,但是这分你怎么想,如果是大型开采的话,那这个数量自然不算多,但是,如果是一个或者一家人发现了这些矿脉,那可就是发了一笔大财。传说中,这些非常小型的金矿都是围绕在东北龙气最盛的龙脉四周,因龙气而生,因龙气而灭,所以这些选矿人精通的本事,说白了就是巡山望亓的风水本事。

有一年,东北饥荒,那会儿阿鑫的姥爷刚好十八岁,以为自小和家里的父辈跑山,这些巡山望亓的本事早就烂熟于心,饥荒年,老人都在家守着天地,都是年轻血气方刚的青年上山,因为岁数小,吃的多,留在家里不光帮不上忙还会把家里仅存不多的粮食吃光,所以那会家家的老人都会把成年的小伙子赶进山里碰碰运气,既是历练,也实属迫不得已。

阿鑫姥爷也是一样,离开家的时候,家里只给拿了几个玉米面窝头,只够他吃三天的,三天之后就只能自己凭本事找吃的了,当时正值深秋,白天温度还好,但是天色一晚,温度骤降,幸好阿鑫的姥爷也算是身强力壮,并不惧怕。

就这样,在山里走了三四天,带的窝头已经早就吃完了,幸好路过了几颗果树,阿鑫的姥爷爬树的本事不错,饿了可以上树摘几个果子充饥。

但是,这也不是办法,这次进山的目的是找到值钱的山货或者矿脉,能够带出去下山换钱的,这里要说明的是,这东北深山的矿脉,特别是金矿,并不需要特别去开采,这跑山人也没办法靠着身上带着的工具开采,这深山矿脉如果出现,都是一次大机缘,不光是需要能够巡山望亓的跑山人寻到,还是非有缘人不可得,就是说,你即使能够找到位置,如果机缘不够,那么,你依旧是空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