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王宇航的教练团已全部就位,各自的分工和专长都明确,形成了一支极具潜力的团队,准备在山猫队的新赛季中大展拳脚。
这天,2004年6月22日,扩张选秀的日子终于到来了,山猫队作为NBA的新军,正式开启了他们的扩张选秀进程。电视节目上,主持人和专家们正热烈讨论着扩张选秀的策略和球员选择,而山猫队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历史性时刻。
王宇航和他的教练团队早已做好准备,在选秀开始前,团队经过多次讨论和研究,最终锁定了一批符合球队未来发展方向的球员。他们的目标很明确:选择具有潜力和即战力的球员,围绕快速转换和全场防守建立球队的战术体系。
王宇航的扩张选秀选择如下:
普里莫兹·布雷泽克(Primo? Brezec)位置:中锋(C)
杰拉德·华莱士(Gerald Wallace)位置:小前锋/得分后卫(SF/SG)
贾希迪·怀特(Jahidi White)位置:中锋(C)
杰森·卡波诺(Jason Kapono)位置:小前锋/得分后卫(SF/SG)
马库斯·费泽尔(Marcus Fizer)位置:大前锋(PF)
佩贾·德罗布尼亚克(Predrag Drobnjak)位置:中锋/大前锋(C/PF)
罗尼·巴克斯特(Lonny Baxter)位置:大前锋(PF)
亚历山大·帕夫洛维奇(Aleksandar Pavlovi?)位置:小前锋/得分后卫(SF/SG)
德斯蒙德·弗格森(Desmond Ferguson)位置:得分后卫/小前锋(SG/SF)
布兰登·亨特(Brandon Hunter)位置:大前锋(PF)
扩张选秀结束后,王宇航立即开始与总经理伯尼·比克斯塔夫对接,讨论接下来的交易计划,尤其是围绕鲍里斯·迪奥的交易可能性。王宇航计划通过引进鲍里斯·迪奥,进一步加强球队的防守和转换进攻能力。
伯尼·比克斯塔夫坐在山猫队的办公室内,拨通了亚特兰大老鹰队总经理比利·奈特的电话,准备展开一场关于鲍里斯·迪奥的交易谈判。迪奥在2004年时还只是个替补球员,表现出了一些潜力,但尚未完全展示他的全能性。伯尼知道这是一个讨价还价的关键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比利·奈特接起电话,伯尼开门见山:“比利,我想谈谈鲍里斯·迪奥的事。他是个有潜力的球员,适合我们正在组建的球队,但目前你们还没有给他足够的机会。”
比利·奈特轻笑了一声,显得有些不以为然:“伯尼,迪奥在我们球队还是很重要的,我们正在给他时间让他成长。他能打多个位置,防守端有很大贡献。他不是一个随便可以放手的球员。”
伯尼早已预料到这种推脱,语气平稳但坚定地回应:“比利,我明白你的担心,但实话实说,鲍里斯目前的表现还不够出色,替补角色对他来说可能限制了他的发挥。他在我们这里会有更多的上场时间,能成为重要的轮转球员。”
比利知道伯尼说的有道理,但并不打算轻易让步:“上场时间是一个方面,但我们老鹰队也有长期的重建计划,迪奥的多功能性正好符合我们的发展方向。如果你们真的想要他,得给我一个足够吸引的筹码。”
伯尼见机补充道:“我们可以给你们一些即战力球员,比如内线球员,来填补你们的需求。此外,选秀权的问题也可以讨论。但我不会给你一个首轮签,毕竟迪奥现在还只是个替补。”
比利奈特笑了笑,尝试压低自己的需求:“你知道,伯尼,替补不代表未来没潜力。你也看到了他在法国的表现。要是你真想要他,我还是得坚持至少一个未来的次轮选秀权。”
伯尼微微一笑:“比利,咱们说实话,鲍里斯还没达到你们想要的即战力标准,我给你们的选秀权已经是很有诚意了。至于未来嘛,如果你同意,我们也可以再附加一些球员交易,双方都能得到好处。”
最后达成的交易是:
山猫队得到了:
鲍里斯·迪奥(Boris Diaw) ——老鹰队的多功能替补球员,有潜力的前锋。
老鹰队得到了:
次轮选秀权(2005年的次轮选秀权),这是老鹰为了更好地积累未来资产所争取到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