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统一思想决定着重建一个铸造车间后,李学佳兴致勃勃地走了,他要再去学校和厅里汇报。
李学佳高兴地离开了,张立维却还有些郁闷,问秦淦西是怎么想的。
秦淦西应道:“老大,作为一个厂子,如果需要长久发展下去,没有自己生产一些核心的东西,迟早会被淘汰的。我们可以这样做,别人也可以。山麓大队这几个人已经学会了组装,如果我们的产品供不应求,区里是不是可以申请建一家组装厂?而且,这些产品不是我们研究设计的终点,只是起点,我的想法是……”
接下来,秦淦西把自己的一些想法简单说出来。
现在的铸造很落后,大量的手工,机械化程度低,这样的劳动效率很低,产品质量很难保证,研究出一些这样的机械,对加快工业化进程有很大的作用。
秦淦西还有一点没有说,那就是研究材料。
材料是机械的基础,没有合适的材料,再好的设计,也制造不出想要的效果。
前世就听到过一个例子,说有家压缩机厂参照外国的新型压缩机,设计出一款新的压缩机,在筛选主轴材料后,马上放弃了那个方案,因为主轴的材质强度达不到,开机就会弯。
他已经把学校图书馆有关铸造、材料方面的书籍看完,也去配件厂的铸造车间详细了解过,觉得先可以从铸造用设备下手。
听完他的简单想法后,张立维点了点头,“小十,是我想的太简单了。我的角色转换得太快,光想着工厂,没想到要继续研究设计了。”
秦淦西笑了笑,“搞研究设计,又搞生产,我们都是第一回,慢慢会适应的。”
两人聊到大门口,看到三台的进度达到了一半,比昨天下午快多了。
“老大,你看到没,就是这么快。”
张立维笑着说:“电动打谷机确实太简单,我都感觉不应该由我们生产。”
“老大,你飘了啊。”
“是啊,好像有点。别人不能研究设计出来,我们自己弄出来后又觉得太简单……不,不是我飘了,而是我们的起点高了。”
这时,刘院长从广场那边匆匆走来,看到这里在组装打谷机,便转向而来。
在拐弯处被秦淦西和张立维看到,他们连忙过去打招呼。
刘院长朝他们摆摆手,“这是你们生产的?”
秦淦西笑着说:“不是,这是区里订购的零部件,请我们指导他们组装。一共十台,昨天组装完三台,今天准备全部完成,明天开始组装手扶拖拉机,也是十台。”
刘院长点了点头,“所以说,只要是好的东西,一定是很受欢迎的。”
正在组装打谷机的周益东搭话说:“确实,如果没有这些机械,我们今年的晚稻就会烂在田里,也不会开那么多荒地。我们明年能过上好日子,全依赖这些机械了。”
刘院长饶有兴致地问怎么回事,得知昨晚组装的三台打谷机就打完大队四成的晚稻、用旋耕机开荒近六百亩土地后,他更激动了,说机械化才真正是农业的出路。
聊几句后,刘院长问李学佳在不在,得知他去找学校和厅里汇报工作后,他问两人对工厂的想法,秦淦西就把三人讨论的结果告诉他。
刘院长不解,这些产品都需要铸造不假,但那只是其中一个环节。
秦淦西解释道:“刘院长,我们的主要零部件都是铸造出来的,也很想弄一些机床过来,但弄不到,只能先抓这一头了。还有,我在工厂看了铸造,觉得可以设计生产一些机械,以提高铸造的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当然,这只是我初步的想法。”
刘院长哈哈一笑,“有想法就行。秦淦西啊,我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