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过一道弯,秦淦西看不到他们的房屋,也没看到视野内有人,便拿出纸包打开,把种子都种了下去。
系统要抽成,它抽它的,只要不减功勋值就行。
拿出一根黄瓜在河里洗洗,然后回到河堤上,边走边吃,还观察河中情况。
沿着小河走一趟,总要带走些什么。
走在河堤上,他一边留意河里情况,一边戒备来人。
该说不说,这小河里的物种还是比较丰富的,有小鱼小虾,还有螃蟹和石巴子。
小虾真的很小,和上次在江里抓到的不是一个等级,甚至比夜市前那条小河里的还小,所以虽然很闲,但也没生起抓捕之心。
螃蟹有大有小,大的有七八两,鉴于还没到吃蟹的季节,所以也没抓捕。
石巴子就不一样了,在黑市小河是来不及抓,这里就不能放过了,长于一寸半的都抓起,小的则放过。
石巴子是个好东西,肉质细嫩,尤以煎炸为佳,那滋味,比炸得酥脆的泥鳅要好一百倍。
煎炸的味道虽然好,功勋点却不好。
【石巴子鱼1条,重0.005千克,值0.01个功勋点,应抽成功勋点0.003个】
石巴子的兑换比例虽然高,1千克可以兑换两个功勋点,可太小了啊,要抓多少才能有1千克?
前行一段路,来到一块大石头对面,在大石头下方的洞穴里,他“看到”五只大石蛙和九只小石蛙,大的超过半斤,小的估计不到二两,它们的大眼睛紧紧盯着洞外,下巴一鼓一鼓的。
这石蛙是一个神奇的物种,面对长蛇,它们真的敢上。
前世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和几个小伙伴像往常一样,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对着经常有石蛙出现的众多小洞穴抿紧双唇,然后猛然张开,发出“巴……”、“霸……”的声音。
不一会,一条蛇从下游游来,来到一处洞穴前吐了一阵蛇信子,然后翻转身体,肚皮朝上,朝一个相对大一点的洞穴里游去。
他们一群小伙伴惊奇地看着这一幕,心想这蛇要干什么。
没想到惊奇的一幕出现了。
洞穴里一连跳出两只石蛙,一只被蛇叼住,另一只却跳到蛇身上,紧紧抱住蛇。
蛇甩掉嘴里的石蛙,努力翻转身体,试图让石蛙离开。
那石蛙没有离开,还是紧紧抱住蛇。
不但如此,从旁边的石洞里不断跳出石蛙,全都扑向那条蛇。
蛇开始乱咬,翻滚愈加剧烈。
最后,蛇不再动弹,成为一根辣条,而水面上,也有三只石蛙翻起了肚皮。
一条蛇,被那群石蛙打破了“蛇吃蛙”的惯例,噶了。
战事结束后,一众小伙伴蹑手蹑脚地离开了,此后再也不敢模仿石蛙的叫声,也不敢去洞穴摸石蛙了。
当天晚饭后,他向家人说起这码事,妈妈告诉他:石蛙很灵性的。只要你说要去抓石蛙,必定一只也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