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妃哈哈大笑,“那是自然,哪里还有比亲娘照顾得更周全的呢。
只不过这吃的用的可得我们送来。
没得说让娘家又出力又出钱的。”
王熙凤知道王府不差这些,如果不让老太妃送来,她怕是更不乐意。
于是便顺着点了点头,“那我也不和您客气了!”
两家人就这样愉快地把黛玉坐月子的问题给决定了。
老太妃还没走呢,西宁王世子妃也来了。
水淙见到祖母在这里,高兴地说道:“您老人家真是福泽深厚,一下子重孙子重孙女都有了!”
听见这话,老太妃更开心了,“你这个做姑姑的可要给小侄女小侄子一份厚厚的见面礼才是啊!”
水淙笑道:“那是自然。
我们水家的孩子,我爱都爱不过来呢。”
水淙让丫鬟们把见面礼抬过来,居然装了满满一个红木小箱。
“这些都只是见面礼而已,等到了满月时,我还有好东西送上呢。”
王熙凤心道,这两个孩子真是生在福窝里了。
水淙看过孩子后又去看了看黛玉才走。
她刚走没多久,方氏带着凤溪也来了。
两个人看完黛玉和孩子后,王熙凤又将人带到自己院子里喝茶,自是说起了前阵子宫里的事儿。
方氏叹道:“虽然还不是很清楚这里面的来龙去脉到底是什么,但是咱们家娘娘不仅没有同皇上闹生分,而且还怀了龙胎,这可真是意外之喜啊。”
卫若兰从冷宫救出身怀六甲的元春这件事,在黛玉生产当天就从宫中传出来信儿了。
只不过当时黛玉生产,谁也没心思去细细打听。
王熙凤抿了口茶,“听我们家姑爷说,这卫家竟是提前收到了皇上的飞鸽传书才会及时赶进京城的。
想必,皇上定是察觉到了陈、郑两家的意图,所以才提前布局。
当时让咱们家娘娘进冷宫,只怕也是这其中的一步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