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宫中两军对峙,虽然好像陷入僵局,但是陈忠和南安郡王郑伯宁这一方明显占据了上风。
只不过李湛一方之所以还能苟延残喘,完全是因为陈忠和郑伯宁两人产生了分歧。
南安郡王因上次李湛想要他们家女儿替嫁一事惹出的是非,被京中百姓好一通谩骂。
本以为事情终有一天会过去,谁知道早已经和儿子郑源定了亲的太师府找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理由解除了婚约。
与女儿交好的人家也都陆续同她断了来往。
而且郑源因为解除婚姻心情郁闷,出门喝酒解忧,被那有心算计之人设计了仙人跳。
损失了银钱也就罢了,还被打断了一条腿,如今虽然治好,但是走路仍是一瘸一拐,自认为沦为京中笑柄,从此一蹶不振。
南安王妃为此没少同郑伯宁哭闹,最后夫妻二人都对李湛深怀恨意。
若不是李湛舍不得自己的女儿,让他们家的女儿远嫁南诏和亲,又怎么能搞出来他们找人替嫁的风波?
又怎么会导致儿子现在成不了亲又瘸了腿,女儿无人往来更无人上门议亲的局面?
所以当愉妃找到南安王妃提出让他们支持三皇子被立储一事时,两家一拍即合。
只不过现在一切都按计划来了以后,陈忠还是想着逼李湛立李杨为太子,架空李湛。
等再过个一两年,风声过去,李湛下台,李杨继位,自己这个外祖父自然而然就成了有实无名的摄政王。
可是郑伯宁因深恨李湛,想让李湛传位三皇子后,立刻就要了他的命,方才能一解自己的心头之恨。
这也是为什么僵持了一天,都还尚未对李湛动手的缘故。
陈忠自认京中再无兵可用,虽然北静王找了理由没能进宫,让他的计划出了一点纰漏。
但是就他府上区区一支护卫队的力量,是断不可能与自己抗衡的。
想必他定不会自不量力,以卵击石。
陈忠劝郑伯宁,“你我之事已是犯上,但是若要将来不被后人唾骂,自是要把事情做得更圆满些才好。
如今这些人已经是我们砧板上的鱼肉,又何苦急于一时要了他们的命呢?”
郑伯宁气道:“别人尚且罢了,李湛有负于我,我恨不能立刻就要他狗命!”
陈忠心道,除了皇上的命,你想要了谁的命我都能答应,可你怎么偏偏就想要了皇上的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