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如郑妈妈所说,虽然病了,但主要是忧思过多,生气着急,肝火旺盛导致的。
所以病来得急,却不凶险,好生休养,按时服药即可。
贾母见女儿来了,撑着身子就要坐起来。
鸳鸯和琥珀忙过来伺候。
王熙凤在老太太身边坐下来,好生劝慰道:“娘,儿孙自有儿孙福。
珠儿、琏儿房里的事情,自有大嫂和二嫂去操心呢。
您老人家就别跟着着急上火了啊。”
贾母蹙眉叹道:“话说的容易,但是做起来难啊。
都是我的儿孙,我岂能不着急呢?
一个这样也就罢了,两个还是这样。
眼瞅着就要过年了,两个孙媳妇都带着孩子跑回了娘家。
荣国府的脸都要丢尽了。”
这话倒是没错,就算潘、李两家不大肆宣扬,但是这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
特别是“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等着看笑话的人多着呢。
王熙凤只得继续劝道:“既然事情已经出了,咱们就一桩桩一件件的解决。
潘家、李家也不是那种不讲理的人家。
既然是咱们家的错,好生登门去给亲家赔情道歉,再把人好好带回来也就是了。”
贾母摇头,“你大嫂已经去过潘家了,那凤丫头竟说是要和离。
你听听,你听听!
我一直当她是个好的,没想到为了这么点子事就闹得要和离,这还像话嘛?
这小人家哪有不偷腥的?
世人还不都是这么过来的?
不拘琏儿睡了哪个女人,若是喜欢,带回来做个姨娘,不喜欢,给几个银子打发了也就是了。
她可倒好,居然就要和离,这潘家也不知道是怎么教女儿的?”
贾母这番话,王熙凤上辈子也听过类似的,当时她还不觉得如何,但是如今听起来甚是刺耳。
若是当年她有凤溪这份骨气,有那样爱护支持自己的娘家,是不是最后也不至于落得破席卷尸的下场?
不过贾母现在尚在病中,王熙凤也不好说什么。
正好鸳鸯这会子端了药过来,王熙凤将药接过,亲手喂了贾母吃药。
这药里都是有安眠成分的,不一会老太太就睡过去了。